惯从破家的要命县令,但也从不缺立志要做青天大老爷的县令,尤其是许多县令,心中还怀着理想。
如今养廉银制度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控制县中的机会。
这项制度的深远影响,必然在日后慢慢展现。
此时的李显穆正在兵部之中。
“枢臣,大宁总兵的拜帖已经送到,他的亲卫说他去五军都督府述职了,稍后就会来兵部述职。”
枢臣是对兵部尚书的尊称,出自唐宋时主管军事的枢密使一职。
地方总兵在平时接受五军都督府、兵部的双重领导,所以述职也要双重述职。
如今又增加了向皇帝述职一项。
按照流程是先向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述职后,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分别向皇帝呈递报告。
而后他再进宫向皇帝述职,相互交叉验证,以防止他借着皇帝不懂军事而忽悠皇帝。
李显穆对大宁总兵相当重视,当初大宁卫还是他建言永乐皇帝保留下来的,若非大宁卫在,阿鲁台进入大明境内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目前整个大明的战略防御重心,都放在东部草原上,这里是黄金家族的地盘。
等了不多一会儿,便有兵部吏员走进汇报道:“禀枢臣,大宁总兵到了。”
“请进来吧。”
不多时,一个年约四十左右,身高八尺的汉子从外走进,皮肤一看就是久经风霜雨打的黝黑,走起路来龙行虎步,颇有威势,双手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从外表看,就是一员猛将。
这便是大宁总兵朱荣。
他身份也颇为不简单,出身贵族,是前任成国公的儿子,虽然只是个庶子,没有继承爵位,但从小就勇武过人,很得成国公喜爱。
入仕以后,凭借身份和能力,一步步走到了大宁总兵的位置,算是勋贵二代子弟中的翘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