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纳凉,在走出凉亭的时候,一颗果子落到了朕的头上”
赵煦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假装自己真的被果子砸到了脑袋。
沈括不明所以的看向赵煦。
赵煦眯起眼睛来:“朕这两天一直在想此事”
“沈卿你说为何这天下之物,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掉落?而不是相反?”
沈括听着,起初还不以为意,没怎么想就下意识的回答:“奏知陛下自古以来,天下万物,皆自”
然后,他就愣住了。
对啊!
为什么所有东西,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掉落?
为什么呢?
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已经起来了。
赵煦看着他的模样,在心中暗暗点头,赞道:“果然不愧是被现代推崇的大科学家!”
若换了其他人,是不可能如沈括这般,迅速反应过来的。
就算反应过来了,大抵也是演戏。
不像沈括,以赵煦的观察,他是真的开始思考‘为什么天下万物都是从高向低掉落?’这个打开了现代科学的千古之问。
于是,赵煦决定给他加一把劲,再推他向前走一步,让他去打开那扇‘科学’之门。
赵煦接着问道:“还有啊”
他拿起自己身边,团起来,用来打窝的饵料,将之分成两个大小不一的球体。
然后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问道:“沈卿啊”
“卿觉得,朕手中的这两团饵料,若同时从开宝寺铁塔向下抛”
“哪一个会先落地?”
“大的?”赵煦抛了抛:“还是小的?”
沈括咽了咽口水,答道:“陛下,臣以为,恐怕这两团饵料在落地前就会碎开或者被风吹走”
他是走在第一线的,专门做各种实验和实证的人。
他曾用飞鸟法,绘制地图,为赵煦创作沙盘这一工具,做好了理论和技术准备。
他还发明分层筑堰测量法,准确的测量出黄河开封段到泗州之间的落差,为导洛清汴工程,奠定了可行性的技术论证。
他也在仔细研究了太行山的些海洋贝类化石后,断定当地在无数年前可能是海洋,至少也是海滨地区,于是推断出华北地区可能是河流冲击、沉积而成的平原。。
他还是声学先驱,首次发现了应铉共振现象。
所以,他是个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