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代的灯塔国,都经不起史密斯专员们,日以继夜,勤勤恳恳的精耕细作。
何况是中古的大宋?
老实说,大宋朝这辆破车,能维持到现在,还没有散架子。
实在是个奇迹!
这也是赵煦,执意要改革科举的原因——他是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只会维稳的文官。
何况,这些文官里还有好多人连维稳都做不好。
被胥吏架空甚至欺辱的选人官,也是大有人在。
听着赵煦的话,陆佃也好,郑穆也罢,都是诚惶诚恐,恭维不已。
赵煦等他们将恭维话讲完,就叹息一声:“奈何,列圣虽崇文兴教,欲以道德教化万民”
“然而,士人之中,鱼龙混杂,小人与奸邪藏匿其中”
“常常有不法者甚至是心怀叵测之辈,摇动舆论,裹胁公议,威逼大臣,甚至君父”
“长此以往,朕恐国将不国!”
“还请两位先生教朕!”赵煦说着,就站起身来,向这两位大臣拱手作揖,执弟子礼请教。
恰在此时,远方的州桥下,喧哗声四起。
隐约中,似乎有无数人高呼着‘科举不公’、‘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云云。
吃瓜群众的欢呼声,也伴随着种种喧哗,在州桥方向响起。
陆佃也好,郑穆也罢,见了此景,都是有些羞愧,也有些无奈。
大宋士人,那次科举放榜后不闹事的?
没有办法,两人都只能谢罪:“臣等惭愧,乞陛下治罪!”
而赵煦要的就是他们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