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
如今在边军之中,蒙古人大概有两万人,一大半是骑兵,对于缺乏骑兵的大明来说,这是一股无法割舍的重要力量。
至于林丹汗他们的左翼蒙古就难了,本身他们跟大明打了那么多年,人都是有路径依赖的,惯性使然,大明跟左翼蒙古相互交好达成互信还是很难的。大明跟左翼蒙古互市卖出去的东西,大部分一转手就卖给了建奴。
所以在朱由检决定开放与蒙古诸部的边境互市的时候,对于辽东的经济封锁就已经松动了,虽然原本也没有多严实。
互市赚不了几个钱,蒙古人太穷了,顶多换点马匹。互市对于大明的经济意义不大,但对于蒙古方面意义重大。虽然不能帮大明赚多少钱,却可以让大明少亏很多钱。
右翼蒙古能够与大明维持长时间的和平,就说明双方都是日子人。如果能够好好生活,谁又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跑来抢劫呢?边境也穷,蒙古人入关也抢不到多少东西,深入大明又很难做到。
边境贸易,朝廷和边镇五五分成,实行了小半年,朝廷分到二十万两银子,七千匹马。更重要的是,蒙古诸部暂时安定了下来,大明的边防压力减小,可以调兵守蓟镇。
察哈尔部和林丹汗就是搅屎棍,跟建奴一样,连年寇边,恶心得不得了。现在察哈尔挨削,蒙古诸部又达成了脆弱的平衡,原本跑路到河套的土默特部顺义王卜失兔又舔着脸跑了回来,林丹汗反倒是西迁了,双方达成位置互换。
大明分身乏力,四面皆敌,所以要化敌为友,腾出手脚逮住一个暴揍。联合蒙古对付建奴,这就是朱由检的战略。与原本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区别是:原本大明是妄图联合林丹汗对付皇太极,终被错付;现在转变一下,什么林丹汗、顺义王的都靠边站,大明应该联合原子化的蒙古人,蒙古底层人,这些个蒙古贵族吃太饱了。
对付蒙古人恩威并施,武力威慑,互市拉拢,招收夷骑;对付辽东,高价卖粮食,走走私犯的路,让罪犯无路可走,然后招收辽东难民,回归大明的怀抱就给饭吃。
东江镇需要补充人手兵力,如果毛文龙吃不下,就让登莱水师把难民运回来,挖辽东人口,掏空皇太极根基。
朝堂上,面对皇太极的议和请求,诸臣各抒己见,以主战派系为多,但最终的结果还要看皇帝的决定。
除却站出来表态的,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观望,无论是为了维护皇帝也好,还是为了投机,见风使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签不了约 作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第135章 皇太极:我要让那崇祯小儿跪在正白旗下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