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人,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陛下慧眼如炬,明见万里,早已将各位头人的疑虑、担忧,洞察了然于千里之外。”
“对于各位的疑虑、担忧,某也得到了陛下授意,向各位稍作答疑、解惑。”
如是一语,将众人的目光进一步吸引在自己身上,便见程不识深吸一口气。
又暗下措辞片刻,方悠悠开口道:“过去这一年,各位对我汉家,也都有了许多了解。”
“当知:我汉家祖制,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就像是在草原,非挛鞮氏王族不能为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非四大氏族不能为左、右大将、左、右大当户。”
“我汉家,是不会封异姓王的。”
“对于外臣,我汉家最高规格的封赏,便是彻侯之爵。”
听闻程不识此言,在场众人各自点下头,无疑是对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有所知解。
故而,众人也成为幻想过自己,能成为汉家的某某王,而只奢求过自己,能成为汉家的彻侯,亦或只是关内侯。
便见程不识话头稍一顿,继而道:“王爵,非刘氏皇族不与。”
“而侯爵,也并非只要是外臣,便都可以给。”
“——非有功,不得侯。”
“只有对我汉家有功劳、有贡献的外臣,才能得到彻侯之爵为封赏。”
“比如当年,弓高侯韩颓当自草原归义,于我汉家有功,便得封:弓高侯。”
“这,便是各位耳熟能详,最为了解的归义侯。”
“在比如某——率领军队征战四方,斩获颇丰、武勋颇著,方得封:博望侯。”
“这,是军中将士所能争取的军功侯。”
“当然,还有外戚恩封侯,如魏其侯窦婴等”
“而以上种种,无论是归义侯、军功侯,还是外戚恩封侯,无一例外,都需要对我汉家有功。”
“好比早先,陛下在河套各部头人之见,所敕封的几位归义侯,便是率部先降我汉家有功,因功而封归义侯。”
“此番,我汉家即将在河套行新制,各位若是推动新制得立,便也是有功,也同样能封侯。”
“往后,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有功,无论何人,都能封侯。”
“至于这功劳从何而来~”
说到最后,程不识耐人寻味的摇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