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高性价比,来达成对汉家的战略优势,就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想抢哪里抢哪里,什么时候抢,怎么抢,也都是匈奴人说了算。
但当双方位置互换,换做是汉家的强大时期,处于战略劣势地位的匈奴人,就可以凭借这种高性价比的战争模式,来让汉家的战略优势发挥不出来了。
便如此番,匈奴军臣单于决定战略重心西移。
同样的事发生在华夏大地,是会动摇王朝统治根基的!
但对游牧民族而言,这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游牧之民,本身就是穷其一生都在‘游’牧,以年为周期在草原游荡。
游牧之民的认知当中,从来都没有固定居所、稳定生活,乃至于安定祥和之类的概念。
具体到汉匈双方之间的彼此攻伐,便是汉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匈奴人则来去如风——无论是战场上的骑兵,还是草原上的部族。
至于卫青这一提议,提出将游牧民族绑定、锁死在土地上,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通过破坏匈奴人的土地——也就是草原,来迫使他们无法随意战略腾挪,殿内众人也并非不能理解。
比如先帝年间,长公子时期的当今刘荣,就曾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将草原游牧之民的每一寸草地名,都铺上一层雨砸不透、风吹不透的盐!
让草原所有的地方,都变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彻底断绝游牧之民赖以为生的根基!
虽然只是个异想天开,几乎没有可行性的天方夜谭,但当这句话首次被刘荣提出的时候,也依旧吓了那匈奴使者好大一跳。
虽然最终,那匈奴使者也反应过来:汉家压根儿没有那么多的盐,用于铺设整个草原,即便有也舍不得、更没有足够的人力完成这一切;
但仅仅从这一个‘怪谈’类方案,当时的刘荣就迅速在匈奴单于庭,得了个‘恶魔使者’的称号。
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个天方夜谭、异想天开的方案基础上,也已经逐渐演化出了相对更廉价、更具可行性的延伸方案。
盐是很贵,而且是物以稀为贵。
但砂石很便宜啊~
在草原铺设砂石,尤其是围着沙漠边沿铺设,照样能加快草原的沙漠化!
还有少府墨苑鲁班苑,在研究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本打算制作肥料时,做出来的几个反作用的东西,也同样可以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