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安排了以为薄氏的太子妃,也就是后来的孝景薄皇后。
简而言之便是:薄太后通过‘自废武功’,换来了一个为薄氏谋未来、谋求第二位‘薄太后’出现的可能性。
只是后来发生的一切,大家都知道了。
先孝景皇帝,愣是做到了让自己的正宫皇后,在前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不曾诞下一儿半女!
而这,也让先孝景皇帝的母族外戚:窦氏一族——尤其是当今窦老太后,深切的意识到了一点。
——无论哪家外戚,都绝对不要奢望自家,能出第二位汉太后!
汉太后,对于任何一个家族而已,都只是一次性的体验券。
用过了,就失效了。
出了一个太后,这个外戚家族就应该知足,并在这位太后在世期间,尽最大可能延长家族的显赫期。
与此同时,‘萝卜坑’的问题,也在太宗皇帝与先帝年间,薄、窦两家外戚此消彼长,进行权力交接的过程中显现了出来。
——上一代后族外戚不退,下一代后族外戚,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后族外戚,也无法真正享受到属于后族外戚的特权!
如太宗皇帝年间,哪怕薄太后因薄昭一事而隐退,薄氏一族却仍旧稳坐外戚头把交椅,根本没有窦氏冒头的机会。
等到太宗皇帝驾崩,薄太后更是进阶为太皇太后!
若非薄太后真的不愿意争,且薄氏一族人丁不兴旺,只有薄昭之子薄戎奴能勉强撑起场面,窦氏一族想从薄氏手中,接过外戚头把交椅,也必然是要花费好一番功夫,外加三五年的时间。
当然,还有现如今。
——先孝景皇帝驾崩,当今刘荣即立,窦太后进阶为窦太皇太后。
且随着当今刘荣即立,窦氏一族非但没有走向衰败,反而像是一个被压抑多年,一朝爆发的火山般,迅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期。
汉家默认不能由外戚担任的丞相,窦氏的魏其侯窦婴做成了。
朝堂内外心照不宣的,同一个外戚家族不能出第二位公卿重臣的潜规则,也同样被二世南皮侯窦彭祖所打破。
最关键的是:作为汉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位太皇太后,窦老太后即不同于吕太后那般强势,也不似薄太皇太后那般淡薄。
——朝政,窦老太后已经不怎么插手了。
但权力,却是被窦老太后握着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