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了,这才是本国国民最真实、最正常的心理状态。
至于汉家,也同样不受此影响。
因为无论匈奴人是否守信用,汉家现有的一套思维逻辑,都会本能的把所有非华夏族裔,视作反复无常的小人。
说是‘小人’,其实都有点委婉了。
说‘野人’,或许才更符合现实。
所以对汉家而言,匈奴人无论是否信守承诺,都无法改变其‘蛮夷’的物种分类。
很显然,自诩为已知世界唯一人种的汉家子民,不会在乎一群野人是否讲信誉、守信用。
也正是因此——正是因为匈奴人自己,不在乎政权是否守信用,汉家也不在意北方草原上,是不是一群守信用的蛮夷、野人,所以才显得匈奴人反复撕毁合约、习惯性不守信用的举动,没有显得太过违和。
但如今,已经大权在握的刘荣却深知:毒药这个东西,只要吃了,那就总会有毒发的那一天。
如今的匈奴足够强大,足够‘硬抗’不守信用、不维护国家信誉的毒;
但早晚有一天,这一份隐藏在匈奴‘体内’的剧毒,会对逐渐衰弱的匈奴单于庭,发出致命一击。
比如某一天,匈奴人实在被汉家打的抬不起头,且毫无胜算,必须找一个帮手联合起来,才勉强可以自保——如乌孙人,亦或乌恒、鲜卑之类;
到了那时,被找上门,或者说是被匈奴人求上门的乌孙人,亦或乌恒人、鲜卑人,便会回想起过去这五十多年间,匈奴人反复毁约的‘简历’。
然后,他们就会想:匈奴人这玩意儿,它不可信啊?
和汉家之间,已知世界唯二的两个大块头之间,官方签订的和亲条约,匈奴人都是说撕毁就撕毁;
眼下,匈奴人承诺咱们得好处,岂不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反倒是汉人,似乎向来都很看重信誉,张口闭口‘师出有名’‘有的放矢’。
虽然显得磨叽了点,刻板了点,不知变通了点,但和他们打交道,还就是更让人安心
这,便是国家信誉,以及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如果你一直强大,你当然可以凭借自身的强大,而在弱小者面前失信,甚至用信誉来换取短期的利益。
但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乃至一个文明,是不可能一直强盛下去的。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华夏文明早在上古时期,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