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正是刘荣在执掌大权,君临天下之后,所搞明白的道理。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乃至一个文明的财富,从来都不只有表面上的财富、人口、武力、文化等方面。
也同样有‘暗地里’‘背地里’的,看不见、摸不着,却也切实存在的国家信誉、文明形象等。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拥有这些,不会帮你变得更好,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利益;
没有这些,也同样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带来什么损失。
但在你不足够强大——尤其是从强大转向衰败的过程中,是否拥有这些,则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政权走向,王朝兴衰,乃至于文明进程。
搞明白这些后,刘荣才终于回过味来。
——匈奴人不守信用,不维护国家信誉,那国家信用当信用卡刷,刷爆了就当老赖,纯粹就是野猪吃不得细糠。
以他们的文明阶段,不明白、不理解国家信用的重要性,也实属情有可原。
但汉家,作为整个已知世界最璀璨的文明,拥有最丰厚的底蕴,处于最靠前的文明阶段,却不能去学匈奴人。
国家信誉,就好比一张信用卡。
你可以把他刷爆,然后变成老赖——就像匈奴人;
也可以拿他周转,还了就借,借了再还,循环往复,堪堪维持——好比南越王赵佗。
但处理这张‘信用卡’最明智,同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是通过良好的使用习惯,来不断提高你的信誉额度。
便如当近汉室,以及华夏上下五千年时间当中,绝大多数的华夏封建政权——信誉立的稳稳地,形象立的好好地。
哪怕在一张纸上写‘多少多少钱’,然后发给百姓当钱用,百姓也不觉得有什么;
在封建时代,做到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才是国家信誉的正确打开方式,和真正应该达到的程度。
至于曾经,刘荣那条‘逼匈奴人求汉家和亲,然后学匈奴人毁约,一出胸中恶气’的想法,也早就随着过往而飘散如烟。
——如果将来,匈奴人求汉家和亲,那刘荣是真的会好好考虑,而不是像曾经的匈奴人那般,想都不想就满口答应,然后一言不合就悍然毁约。
如果彼时,刘荣认为短时间内,休战对汉家更有利,那刘荣便会接受匈奴人的和亲请求,以此为汉家牟取一份额外的利益——反正本来就是休战更有利于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