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量产
两年?那么久?
废话,赛道版和普通版除了外观一样,其他东西没一个相同的,量产肯定要调试啊
量产版不知道定价多少,不会太贵吧?
说不好,要看到底有几成水平,如果发动机、变速箱都不一样,全车还是碳纤维,保底70以上
70?太贵了吧,有那个钱,我去买莲花,买保时捷不香吗?
也不一定,可能只卖个外观,要是那样的话,估计4-50也有可能
说那些屁话没有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看起亚在wrc的成绩吧,要是成绩好,无脑支持
另一边。
发布会举办的同时,起亚市场部一直关注着舆情。
起亚这两年能突飞猛进,经常冲入月销冠军,靠的就是了解市场。
深度了解市场。
只有以市场风向为导向,才能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车。
迄今为止,起亚汽车的法宝有三个。
严格的质量管控。
低价高配。
以及领先时代的外观设计。
尤其是最后一条,那是重中之重。
起亚发起的悬浮式车顶、led大灯矩阵、贯穿式尾灯、腰线、比例等等,不止是华夏汽车在模仿。
日系、美系、德系车也在借鉴。
像大众今年发布的新款帕萨特,就有人指出大众高度借鉴了起亚的设计思路。
“社长,这是市场部最新提交的报告。”
三天后,金秘书将一份文件递到了李杰面前。
“你先放着。”
过了一会,审批完oa系统里的流程,李杰翻开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文件内容跟前几天那场发布会有关。
果不其然。
媒体、网络的相关讨论都集中在华夏车手进军wrc上面。
不过。
李杰不是很看好起亚车队在wrc的前途,至少是短期内不怎么看好。
作为前车王,他很清楚起亚的实力。
硬件、软件方面都不够。
别的不提,单单各个赛道的数据,就需要时间积累。
别家的数据可以参考,但不能全用。
除非徐浪跟李杰一样,能用技术弥补硬件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