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颗来自54年的子弹击中了一样。
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汝县文坛终于有人走出去了。
他第一念头不是看完,而是快速地跑到文化馆的的集体办公室里,迈过门槛,手里举着人民文艺大声地问道:“都放下手里面的活,你们有谁的笔名是‘刘一民’。”
文化馆的集体办公室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摆着四五张掉了漆皮的桌子,有人在喝茶看报,有人则是在办公室中间摆了一个棋盘,正在大喊“将军喽!”
办公室上面挂着几副标语,写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等等。
看着懒散的几名手下,老张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心知肯定不是馆里面人写的,要不然隔壁的县革委会早都知道发表的消息了。
要是真有这事儿,肯定不会憋到现在。
“都停一停,你们有谁认识名叫刘一民的作家?”
“作家?咱们县的作家不都在这儿了吗?”一道不咸不淡略带调侃的声音响起。
老张不用看都知道是谁,说话的是正在看报纸的老头,一身青色的中山装洗的发白,脚上穿的是千层底布鞋。这么热的天,中山装愣是不舍得脱下来。
灰白色的前进帽戴的整整齐齐,戴着一双褐色的老花镜,两根支架后面绑着一根绳子。他叫老李,就是那名收到改稿信的作者。
自从那次事情后,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说话总是阴阳怪气。
老张没有搭理老李,而是兴奋地说道:“天大的喜事儿,咱们县有作家在人民文艺上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而且人民文艺的编辑崔道逸同志,还专门配了一篇评论,足以可见这部小说的份量。”
“什么?”老李“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快步走上前,一把就抢过了老张手里的人民文艺。
其余几个穿着背心摇着蒲扇下象棋的作家再也没有下棋的兴致了,也都一下子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想要看一看。
等到大家都看完了,老张再次说道:“大家都谈谈,这篇文章怎么样?”
“不过尔尔!”老李淡淡地说道。身子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松松垮垮的靠在椅子上,而是坐的笔直。
接着又不服气地说道:“要是我的那篇能发....”
“老李,你的那篇?你的那篇有刘作家写的好?刘作家的文章,从小处落笔,立意则到高处寻,嬉笑谩骂,文字质朴有力,关键是批判性强。”文化馆的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能编的狗牙根 作品《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第19章 给我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