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凭借工事和地形死战不退,许多阵地反复易手,敌我双方尸骸枕藉,战况惨烈至极。
就在正面战线死死顶住日军的同时,敌后战场也同样活跃。
由战区组织的游击纵队和自发武装起来的民众,频繁袭击日军的后勤生命线。
游击队先是在岳阳至通城公路的北港段设伏,用炸药和手榴弹袭击了一支由三十多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炸毁卡车十余辆。
接着,他们再次于月田镇附近成功伏击日军辎重部队,摧毁卡车数辆,缴获了大量粮食、药品和弹药。
连续的袭扰使得前线日军弹药奇缺,士兵口粮配额减半,轻重伤员无法后送,士气极度低落,冈村宁次预期的“快速推进”战术在我华夏军民铜墙铁壁般的抵抗面前,彻底化为一场代价高昂的僵持和消耗。
这些捷报很快被送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
薛岳不断收到赣北与鄂南两翼传来的此类战报,这预示着冈村宁次的每一步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而民众和敌后武装的强大战斗力更是让他的战略部署得以高效执行。
为将这种优势扩大到极致,他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
“电令各敌后游击部队与别动队,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将袭击重点集中于日军后勤节点、指挥所与通讯枢纽,我要让冈村宁次的每一道命令都延迟半天,要让小鬼子的炮弹和饭团,都运不上来。”
冈村宁次面对前线传来的各种战报,眉头越锁越紧。他原本期望两翼的快速突破,非但没有实现,反而处处受制。
一份份电文清晰地表明:赣北的日军第33师团因后勤线路被游击队切断且道路尽毁,攻势已陷于停滞;鄂南的第13、第22师团则被死死挡在反坦克壕与密集火网前,寸步难行,损失惨重。
更令他心惊的是,整个第九战区的华夏军民仿佛凝结成了一个整体,军队顽强抵抗,老百姓不惜毁家纾难,这种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组织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战前的预估。
他凝视着地图上僵持的战线,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
“八嘎薛跃的排兵布阵,当真无懈可击?”
这声低语中,少了往日的骄狂,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审视。
他踱步至窗边,目光似乎要穿透南方的迷雾。
“不不可能没有弱点。”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维飞速运转。
“是薛跃的情报始终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