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日军头疼的是第九战区的老百姓所展现出的空前抗战热情。
老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冒着枪林弹雨,用最原始的工具:锄头、铁锹,彻底破坏了通往长寿街、献钟等战略要地的所有主要道路和桥梁。
而为了彻底迟滞日军的钢铁洪流,湖南的老百姓展现了令人动容的家国大义。无数农民望着即将成熟、金黄饱满的稻田。
这可是一家人全年赖以生存的口粮和全部的收入来源。
最终,他们含泪做出了痛彻心扉却又无比坚定的抉择。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是家中的顶梁柱,甚至是妇孺。他们拿起锄头、铁锹,颤抖着掘开了田埂,亲手将冰冷的河水引入自己视若生命的田地。
浑浊的水流迅速吞噬了沉甸甸的稻穗,顷刻之间,纵横交错的乡间道路与田野的连接处,化作一片无边无际的泥泞沼泽。
这不仅是对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物理阻隔,更是一次惨烈而悲壮的坚壁清野。
湖南百姓知道,此举断的是自己的生路,护的却是国家的山河与前线将士的生命。
滚滚泥浪之下,淹没的是他们一年的辛劳与希望,升腾起的,却是湖湘子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气节,以及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磅礴力量。
他们的牺牲,为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筑起了一道日军无法逾越的、由民心凝成的无形长城。
正因为有了广大老百姓的牺牲,才使得日军的重炮、辎重车队全部深陷泥潭,寸步难行,日军士兵们不得不徒步行军,体力消耗极大。至此冈村宁次“快速穿插”的战术构想彻底化为了泡影。
在鄂南战线,日军第13师团和第22师团的先头部队,配属大量坦克、装甲车,企图沿洞庭湖东岸狭窄的走廊地带快速南下,直插长沙侧背。
然而,第79军早已洞察日寇的战略意图。第98师在麦市、九岭一线,充分利用丘陵起伏、水网密布的地形,昼夜不停地抢挖了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和交通壕,并在所有关键隘口密集部署了战防炮、重机枪和集束手榴弹小组,构成了致命的侧射火力网。
日军坦克集群展开攻势之后,很快就陷入到反坦克壕的陷阱之中,然后就成为守军反坦克火力的活靶子,数辆九七式中型坦克被击毁燃烧,浓烟滚滚。
随后的几天里,日军虽不断投入主力,发起一波强似一波的“猪突”式冲锋,甚至不惜使用毒气弹,但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