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我挺你,帮助同学哪里错了?郦国义这天杀的一天到晚就晓得造谣生是非。
你说我造谣生是非?老子这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问问情况,以免出现误会,来,小李子你他妈是皮痒了,屁股对著我,
我来给你松松绑。那国义开始解皮带。
滚蛋!死变态!李光脸都绿了,直接拿枕头砸过去。
打闹一番,李光关心问:恒哥,你连著缺课四天,好多任课老师都有意见,你去辅导员那里报导了没?
李恒说:没事,我请假了的。
胡平道:老李,我们一直在等你回来,星期六晚上两个寝室聚餐,提前跟说一声,别到时候当逃兵啊。望
李恒说:没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李恒按部就班,跟著自己的节奏走。
白天上课,不重要的课就自己看书和研究文献,吃过晚饭就回庐山村,在书房写作4小时,然后踩著熄灯时间回寝室。中,算是满意。
当然,有时候灵感来了,就熬夜赶稿,在小楼住下。
一个星期下来,他看了5本书,写了夜雨诗意、笔墨祭和藏书忧3篇章,。进度算不上快,却还在他的把握节,同时也在默默关注同行对自己的评价。
在看书之余,每天花20分钟到半小时读报是必须课。主要目的嘛,当然是为了掌握时代发展信息,不让自己跟外界脱
根据这两月的观察,李恒发觉个体户和私人企业等词汇如今在报纸上频频出现,且频率越来越高.
随著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个体户和民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社会风气也跟著一步步在改变,五角广场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经历两月的适应期,女学生们开始褪去乡下土气,穿起了大城市的流行装,偶尔还蹦出几个老外手拿相机在学校四处溜
达,这些新鲜事物的兴盛,无不挑动著广大男同胞们的欲望。
都在放港台流行歌曲
不知不觉中,李恒在课堂上有固定搭档,左边周章明,右边李光。
见他天天读报,有一天周章明禁不住问:老李,你还是个学生,天天花这么多钱买报纸干什么?
李恒随口胡诌:为将来干大事做准备。
听闻,周章明抓耳挠腮了小半天,从那以后,每当李恒淘汰下来的报纸,他就接手了。凡是李恒看过的新闻报导,他也会
跟著仔细看一遍,不懂就看两遍,琢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