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周章明是强迫自己看,后来养成习惯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顺带也不纯白嫖了,根据自己兜里的钱,会把周一、周二的报纸早点备好。至于后面5天的报纸,则继续白嫖,实在是经济能力有限。
寝室,供大家消遣娱乐。
李恒对此没多说什么,也没大包大揽说不用对方买,因为这涉及到老周的自尊。至多至多,他平素多买一些水果和零嘴回
在这种充实而又忙碌的奔波中,一星期转瞬即逝。
星期五晚上。
回到家的柳月进门就一通寻,随后问黄煦睛,妈,今天星期五,小姨还没来?
按照惯例,黄昭仪每个星期五都会来姐姐家吃顿饭,保持亲情联络,这也是柳月今天特意回来的缘由。
黄煦晴正包饺子,你姨中午打过电话,是今天有事来不了,怎么?你找她有事?
柳月坐在对面看了会亲妈包饺子,小姨是不是又去找那位大作家了?
黄煦晴皱眉。
柳月身子略微前倾:妈,你知道那大作家的个人信息没?
黄煦晴摇了摇头,你小姨没说。
柳月眼睛都快白到天上去了:小姨不说,你就不能暗暗托人调查?
黄煦晴说:我倒是起过这心思,但昭仪不让,我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尊重她的隐私。
柳月问:那外公外婆是否知道?
黄煦晴再次摇头:”能写出活著和文化苦旅的大作家,少说都结婚生子了,搞不好年纪快赶上你外公了,他们身
体不好,这事哪敢让他们知道。
柳月第一次知晓作家名号:那十二月?
黄煦晴说:是他。
柳月没看过活著,也没看过文化苦旅,但报纸上时不时会出现这人的新闻,毕竟是能凭一己之力让收获杂志连续三期刊力压人民文学的大牛人,作家十二月在沪市的知名度非常高,想要不知道都难。
用一句夸张的说法,也许路上的乞丐没听过这城市的大boos名号,但对作家十二月绝对有所耳闻。
没办法啊,实在是新民晚报报导的太多了,夸得次数太频繁了,搁不知情的,还以为十二月是沪市本土作家咧,真是当亲儿子对待了。
记得爸爸喜也爱好文学,也订有收获杂志,柳月跑去书房找,结果半天没找到,出来问:爸爸买的那些书去哪了?怎么少了几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