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
矣,让咱来给你这位大功臣装饭喽。吃货李对吃饭最是感兴趣,忙前忙后一番,三人很快围着餐桌坐下。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们一早就要赶去央视大楼,这顿饭算是1987年最后一次在家里吃,来,我们干一杯!每人倒了一杯红酒,余淑恒作为老师,在饭桌上第一个讲话。
干杯!
李恒和周诗禾举起杯子,高兴地碰一碰,各自抿了一口。
嗯,诗禾煲的这汤真好喝,李恒,咱们俩多喝点,以后诗禾要是嫁人了,
我们可就难尝到了。余淑恒打趣的同时,帮李恒盛了一碗。
李恒现在双手和嘴都忙得很,正逮着羊肉大快朵颐,含糊道:
嫁人?嫁人怎么也得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了,我决定这几年好好她羊毛。
余淑恒问她:平时在家做饭多不多?
周诗禾说,偶尔做,但不是特别多,平素一般都是我妈妈和几个姑姑进厨房,我主要是以练习钢琴和学习为主。
想到练习钢琴,李恒好奇问:你几岁开始学习的?
周诗禾回忆说:3岁多接触钢琴,一开始跟着小姑学,4岁那年家里给我请了一个比较有名望的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导,后面几乎是每隔几年换一个老师,
直到进入大学,我才适当放松放松。
李恒问:那你现在还有老师没?
见两人定定地望着自己,周诗禾想了想说:有,不过老师说已经教不下我了,让我自己多练,以后参加比赛。
李恒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换老师那么勤快,是不是那些老师说教不下你了,才主动让你换的?
周诗禾温婉笑了笑,稍后轻轻嗯一声:嗯,每个老师都是他们自己介绍的。
李恒听懂了,就是这个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教无可教,然后把她介绍给更厉害的老师,周姑娘就这么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把所有老师都通杀了。
余淑恒是音协正牌会员,对于音乐的理解不是李恒这个半吊子能比的,认真说:以诗禾的钢琴水平,参加国际钢琴比赛的话,说不定能拿大奖。
她之所以用说不定,而不是用肯定,因为每一届比赛都是人才辈出,不敢保证会不会遇到比周诗禾更有天赋的怪物。
饭后,李恒打了一个电话给廖主编,
没一会儿,电话就通了,那边传来一个比较疲惫的声音: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