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建立长效的处理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居民们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充满怀疑。毕竟,类似的承诺他们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我们希望看到具体的行动。”格维最后说道,“如果一个月内还没有明显改善,我们将直接向族长投诉。”
送走了居民们,廉默和比奇开始详细分析垃圾处理的技术难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在地下环境中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焚烧会产生有毒烟雾,填埋会污染地下水源,而简单的堆肥又无法处理大量的无机废料。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处理理念。”廉默站在垃圾堆前,陷入深思,“既要高效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料,又要符合地下环境的特殊要求。”
比奇翻阅着相关的技术资料:“根据我的研究,净化池和生物降解技术配合可能是最适合的选择。我们可以培养特殊的微生物,让它们来配合分解和转化垃圾。”
“这个想法有潜力。”廉默眼睛一亮,“但我们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分解过程不产生有害气体?如何处理无机垃圾?如何控制整个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两人立即返回实验室,开始深入研究垃圾处理技术。廉默首先调研了各种能够分解有机废料的微生物,而比奇则专注于寻找能够处理无机垃圾的装置。
“我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厌氧细菌。”廉默在显微镜下观察着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而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可以被进一步利用。”
比奇也有了发现:“这种材料,滤元素,对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能够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我们利用它来处理金属垃圾。”
但单一的处理技术仍然不够。廉默意识到,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复合的处理系统,将不同的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层处理系统。”廉默在白板上画出了初步的设计图,“第一层用厌氧细菌处理有机垃圾,第二层用滤元素和相关装置处理无机垃圾,第三层用过滤系统处理残余物质。”
这个设计理念很快得到了比奇的认同,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他们需要为每一层处理系统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确保不同的装置能够高效工作而又不会相互干扰。
“温度、湿度、酸碱度、氧气浓度,每一个参数都需要精确控制。”比奇研究着各种要求,“而且不同层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