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妃暄得到黄四喜的承诺后,仍旧决定跟随宁道奇与宋智前往潼关,前去接引宋玉致的兵马。
黄四喜继续留在洛阳城,安排裴仁基等瓦岗将领接管城内防御。
等他完成部署后,宋玉致也在宁道奇、师妃暄、宋智的陪同下抵达皇宫与黄四喜碰面。
宋玉致的兵马并未随行,而是驻扎在潼关待命。
这支兵马原本就是宋智属下,以前一直驻扎在潼关,抵御李唐大军的威胁,上月被李世民击败后才不得不撤离。
今趟宁道奇、师妃暄与宋智三人奇袭潼关得手,又使用李渊圣旨招降了关内唐兵,这座雄踞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关隘已经再度易手,重回了宋阀手上。
为了阻断李世民的东归之路,宋玉致就把麾下兵马驻防于潼关,她则轻装简从,仅仅带着一批卫队赶来会晤黄四喜。
随后几日,黄四喜开始给群将布置收复长安的行动。
期间所有人都以为李世民会派遣使者赶赴洛阳,进行交换人质的谈判,结果没有任何使者到来。
长安反倒陆陆续续传来情报,李世民正在四处出击,以宋缺名义假传圣旨,不断清除宋阀安排在关中各地的官员与将领。
也许李世民心里明白,即使他拿宋阀家眷把李阀亲人换回去,黄四喜仍旧可以再度抓捕,与其如此,不如多占地盘,多招兵马,以图与黄四喜的最终决战。
就在黄四喜琢磨李世民的真实意图时,李世民已经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攻下关西隘口,俘虏了宋缺长子。
这消息传到洛阳后,众人均是一阵错愕,无不暗赞李世民天赋出众,绝对是行军打仗的盖代奇才。
整个关中境内,宋缺长子统领的兵马最多,他一旦被俘,那么宋阀将丧失合围长安的能力。
而李世民却会不断转战,倘若再不进行遏制,恐怕宋阀部将会被逐一收编,整个关中也将彻底落入李世民手上。
宋智意识到宋阀已有倾覆危机,就对黄四喜建言:“四郎,我们不能再等下去,必须阻止李世民继续发兵!”
他希望黄四喜立即离开洛阳,前去狙击李世民。
现在黄四喜已经确信李世民不会交换人质,他也没有必要继续滞留。
先前他已经安排裴仁基与瓦岗老卒接管洛阳城防卫,就带着宋智、宋玉致、宁道奇、师妃暄、独孤峰、宇文伤、单雄信、秦琼等人,骑马飞赴关中。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