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人后,兴许会好一些吧。
剩下的人编户齐民了吗?元真拿起一根兔腿,一边啃,一边问道力真,你问到点子上了。若不贪玩,将来一定能管好凉城四县。邵瑾说道:自是要编户齐民的,还要广办学堂。
哦—元真点了点头,道:去岁回国,内史就总说只有编户了,‘民才是我的民,不然就是头人的民,再过一百年都是如此。
裴公所言无差,有见识。邵瑾说道。
六兄你也这么认为?元真高兴道:可惜他六七十了,老了,未必能干几年。
裴公就是裴十六,去年底以单于府参军的身份兼领凉城内史。
他在北地深耕多年,对各种事务熟稔于心,但确实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了。兼领凉城内史,
其实就是让他能够荫庇子孙罢了一一凉城内史每年可察孝廉一人,同时向州里举荐茂才(不一定能通过),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隐性好处,如举荐太学、国子学生员,提拔旧部等等,难以一一说尽,比单纯的单于府参军强多了。
邵瑾听了元真的话只是笑。
******
三月十八,车队抵达太原。
原并州刺史邵光在上个月入朝了,担任司农卿一一原司农卿胡郧卒于位。
邵光走后,太原太守邵杰升任并州刺史,晋阳令杜接任太守之职,晋阳令则由一名叫侯密的武学生担任。
基本都是内部提拔,很少有外人空降,至少最近十几年是这样没错。
殿下请看。邵杰指着不远处的军府,道:此为晋祠龙骤府,每一防都办了学堂,教授蒙学和韵书。托朝廷的福,送来诸多蒙师、笔墨、书本、纸张,并拨发钱帛,右金吾卫、右龙虎卫总计六十四防,而今已有三十九防有学堂。
邵瑾听了频频点头。
比起上一次来,并州似乎又有所发展,至少办学搞得不错一一当然,这也和朝廷大力贴补离不开。
还差二十五防未有学堂。邵瑾叹道:将士勤苦,岂能没点好处?孤回京之后,定要奏明天子,请拨发钱粮、选派蒙师至此。
州郡官员们听了还没什么,但府兵将领们却喜上眉梢,连声称谢。
无需如此。邵瑾将他们一一扶住,然后又问道:并州二卫可有少年俊彦入太学、国子学?
太学没有,国子学则有。邵杰介绍道:每岁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二三人。历年下来,试通三经者七人,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