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者二十一人,试通一经者近百。
邵瑾听了半响无语。
武人子弟读书,终究还是差了。
这么多年了,试通二经当上九品官的才二十一个,试通三经当上七品官的只有七个,通三经以上者一个没有,估计得让土人笑掉大牙。
而且,虽然父亲对太学、国子学一视同仁,但实际上还是太学出身的官员更让人另眼相看,国子学似乎隐隐低人一等,发展前景不是很好,盖其多勋贵、武将、胡酋子弟。
武人子弟都愿意读书吗?他忍不住问了一句。
殿下。太原太守杜上前一步,说道:这两年愿意读书的人多了起来。
为何?邵瑾问道。
立功受赏的机会少了,武人那条路不好走。杜回道:故有人愿意搏一搏读书这条门路。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博的便是当官,博的便是封妻荫子,博的便是光宗耀祖。
天下大体平定,战场立功的机会少了,但武人们又想当官,可不就只能去国子学碰碰运气了?
但这些人底子还是太差,试经玩不过那些书香世家的。
并州二卫余丁可多?邵瑾放下了这件事,问道。
今岁六月于广平置龙冈、滏口二龙骤府,于赵郡置石门龙骧府。这会已经在募集兵员了。邵杰说道:右金吾卫、右龙虎卫各出千人,计两千众,可至河北为府兵,顷刻间便募集完毕。
邵瑾一听就明白了。
去河北当府兵都是愿意的,给了两千员额,一下子就报满了,压根不用动员。
想到此处,他立刻说道:两千人少了点。孤当上奏天子,多给些员额。
随行的右金吾卫部曲督、部曲将们一听,大喜过望,道:殿下待我等优厚,如何不以赤诚报之?
邵瑾听了亦有些欢喜,这就是父亲派他来的意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