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回来,这个家还是空空荡荡呢。
此言一出,附和的人不少。
刘汉军队说是匈奴,其实更多是汉兵,只不过为匈奴效力罢了。他们数次深入并州、河南,确实抢了很多东西,改善了家中的生活。
但年轻一辈就没那么多怀念了。
他们出生的时候,刘聪都快死了,甚至已经死了,刘粲后来也很快跑到长安立国,与他们何干?
与其那般,不如想着如何为今上效力,博取富贵。终日种田,累也累死了!
思虑之间,目光不由自主地跟着船队游移,最终只能暗叹一口气,天下安定,怕是没那个机会了。
******
二月最后一天,平阳城外马蹄阵阵,欢呼声如山呼海啸。
曾易带着本幢队主以上军官,紧紧跟在邵勋身后,来到了他所居住的村落。
天子就是好,一来平阳,首先接见的不是官吏,不是豪族,而是他们这些黄头军第一营的将士。
一个人两匹绢,按册发给,被他召见的可能还有加赏。这般好事,遇到一次都是赚的,何况不止一次!
这便是你家了?邵勋立在一座新盖的三进院舍前,笑吟吟地问道。
确是臣家,陛下请入内。曾易上前一步,恭声道。
不急。邵勋摆了摆手,绕着院墙转了起来。
这是一道土坏筑成的矮墙,方方正正,将整个院落围了起来。
墙外栽了一些植物,邵勋蹲下身去,仔细看了看,道:紫苏?
陛下好眼力。曾易佩服道:绕墙栽了一些,拿来榨油。
以前没栽?邵勋问道。
往日都是麻田收获后,榨一些麻油。
邵勋又向东走,转到拐角处后,看到了一整排桑树,粗粗数了数,大概七八株的样子。如果是种在田里,差不多要一整亩上好的农田才够栽种,而今只不过是利用零碎土地。
树下还栽了豆子、葱韭之物,利用率是相当高了。
靠墙堆放着许多木柴、枯枝,甚至还有一小堆黑乎乎的石炭。
邵勋颇感兴趣地走了过去,问道:石炭何来?
自晋阳水运而来。
汾水全通了?
听说中途要转一段陆运,故炭价不低,无人愿买。臣上次买了一堆后,便再未见过那个卖炭商贾。
可惜了。邵勋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