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十分熟悉,刘吉川那篇退思记,才能应答如此贴切出众。
孙守正心中清楚,主考官徐亮雄所出会试策题,就是攫取刘吉川退思记主旨而出。
但是,刘吉川因与大周太祖的纠葛,他的文章一向不被称道,流传狭隘生僻,极少有士人去研读。
而这名考生却如此标新立异,竟与徐亮雄的癖好,有一种难言的契合。
孙守正最终因此篇答题确实出色,将这名考生例如本房遴选之列,但内心却就此埋下疑惑。
直到会试上榜考生落定,他作为十八房抽调官员,跟随三大主考官,入贡院抽取上榜考生正卷。
在贡院案牍库之中,当贡院官员拆除正卷弥封,对照宣读上榜考生编号,报唱对应考生名字、表字、籍贯。
孙守正终于知道,那篇他最欣赏的策论答题,撰文考生姓甚名。
他叫吴梁,表字希文,杭州府举人。
而吴梁的表字,孙守正在文翰家萧家书曾经听过。
书铺中的老者告诉过他,会试开考前几日,一位叫希文的考生,特意从书店购买一册刘吉川文录,其中就有那篇退思记。
当贡院官员读出吴梁表字希文,像是在孙守正心中掀起波澜,原先疑惑的种子,瞬间破土生芽,变成扎在他心中的一枚尖刺!
会试放榜之后,吴梁和其他考生一样,按照惯例拜谒主考官和属房同考官,孙守正也就认识了吴梁其人。
心中日益加重的怀疑,让生性秉正较真的他,数日之间坐立不安,终于按捺不住性子,他又去了一趟文翰家萧家书铺。
事情竟然出奇顺利,他只花了三两银子,就从那位老者口中,得知了令人震惊的内幕。
他几乎可以确定,原先自己的揣测和猜疑,极大可能就是事实真相。
这些日子,孙守正一直处在焦虑之中,以往他身为御史,闻风而奏,不过寻常之事。
但是春闱大比,国之抡才大典,举世瞩目之事,一旦爆出舞弊之事,必定朝野撼动,后果难以预料。
他一个七品御史,不仅要和一位正三品高官对峙,还有面对他尚不知晓的别样内幕
他可能因此事遭到反噬,甚至身败名裂,仕途尽毁,这不由得他忐忑难决。
正当孙守有些神思不属,却看到吴梁对着某人微笑躬身,礼数十分恭谨。
孙守正顺着视线看去,正看到巡视考场的徐亮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