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贾母又说道:“虽然家门礼数是这个道理,但是世上的事总有别情,我最疼爱宝玉,自然想他将来过得体面。
如今凤丫头生下孩子,正是个极好的时机,她生的是丫头,但也是贾家长房嫡长女。
如今琏儿又不在家,按照家里的老规矩,这孩子我自然帮凤丫头一起养着。
宝玉年底就要成亲,那夏家姑娘美貌动人,看着就是宜生养的身段,入门一年半载,二房多半就要添丁进口。
我既然凤丫头的孩子养了,自然不好厚此薄彼,宝玉的儿子自然也要教养,到时候可真热闹了。”
王夫人一听这话,眼睛顿时明亮起来,心中一下就懂了贾母的意思,心想到底还是老太太高明。
按照家门礼数,宝玉成亲之后,身边有了妻房女眷,里外便有了说法,不得不搬出荣国府。
但是将来我的宝玉生下子嗣,老太太接到身边教养,那可是天经地义之事。
因老太太是超品诰命国公夫人,教养家中子嗣,便是给孩子背书荣耀,这在大周豪门是寻常之举。
即便林丫头是外家孙女,还不是被老太太养了许多年。
自己宝玉生下可是二房正根嫡孙,老太太血脉相连的嫡传曾孙,未至舞象之年,自可光明正大在荣国府教养。
这在宗法家门礼数,都是能说通之事。
宝玉的儿子在荣国府教养,宝玉夫妻自要在西府常来常往,贾家二房终究和正溯断不了干系
王夫人笑道:“还是老太太慈爱,宝玉能得到老太太宠爱,当真是天大的福分。”
贾母笑道:“我是上了年纪的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兄弟友爱,家门顺遂,祖业兴旺。
两房的小孙辈我都疼爱教养,下一辈血脉也能和睦相连,将来我百年之后,宝玉也能过安生日子。”
王夫人满脸笑容:“还是老太太人老多智,想的当真周到。”
贾母又笑道:“如今其他小事,没必要虚耗精神,唯独宝玉成亲之后,早些养儿诞女。
才是二房最要紧的大事,你的心思也该多放在上面。”
王夫人被贾母一顿话,敲顿大棒又丢颗枣,虽然依旧有些于愿不足,但心里多了妥帖倚仗。
她又和贾母唠嗑了些闲话,便又去宝玉房里走动。
毕竟王夫人本就是来看儿子,这一日遇上王熙凤分娩,又出了秋纹传话这档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