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儿和平儿各自盘账,但常被襁褓中女孩吸引,忍不住过去也逗弄几下。
丫鬟丰儿进来,说道:“二奶奶,琏二爷往年留存月例,还有今年新发积攒,一共有四百多两。
林大娘问是否全部寄到辽东,给琏二爷日常支用?”
贾琮虽然落罪发配,但贾琮特地发话,他在西府月例照常发用,定期寄往辽东支用。
加上往年积攒的月例银子,如今都在王熙凤手中,数量还颇为可观。
王熙凤说道:“二爷哪里用的了这么多,寄出两百两银子就得。”
平儿说道:“二奶奶,俗话说穷家富路,二爷远在辽东,身边多些银子,遇事岂不是更稳妥?”
王熙凤笑道:“辽东那边情形,我问过琮兄弟多次,说那里物价低贱,远不如神京东西金贵。
一年有五十两银子,过得跟土财主似的,再说二爷如今情形,用银子更不能招摇。
他有琮兄弟袍泽关照,日常吃用都在军营,没有太多用银子的地方,二百两够他使几年的。
你还是太年轻,那里知道男人的花招,手头银子一多,心思也会变多。
让他身边少些银子,他心里就多些算计,会少许多是非,不然他多半瞎折腾事。”
平儿跟着王熙凤多年,怎不知她的心思,抿嘴忍住笑意,说道:“还是奶奶想的仔细。”
两人对好本月出银账目,拿给王熙凤过目,王熙凤稍许翻看几眼。
说道:“西府是琮兄弟家业,这府上已变了天日,但有些支出还按旧例,未免失了章法,看着太不妥当。
二太太、大嫂子还都领二十两月例,这可是和老太太同例的。
大嫂子也就罢了,寡妇失业的,又养着一个兰小子,咱们暂且不计较,省的让人说刻薄。
但是二太太的二十两月例,当初是因她是管家太太,所以才定和老太太同例。
如今她也不做管家太太,二房也已经迁去东路院,照理她不该再领二十两。
倒不是我心疼这二十两,因管家太太的月例,可不是一项死银子,内里带着宗法礼数。
我如今虽管着西府,哪是因琮兄弟还没娶妻,我身为长嫂代管罢了,连我都没领二十两的道理。
将来只有琮兄弟的正妻,才有位份领这二十两银子,论理二太太这项该裁剪。”
平儿说道:“奶奶这话有理,这项三爷必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