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有!”
“听将军的!听圣母的!”
“军民一体!共克时艰!”
萧劲衍的话,像一针强心剂,将刚刚升起的恐慌再次转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人群的注意力被引向了新的、更艰巨的目标。
黄玉卿心中稍定,立刻抓住这凝聚起来的气势,开始部署具体任务。她将人手分成几队,一队负责继续维持粥棚和救治;一队由经验丰富的牧民带领,勘测附近所有水源点,绘制详细的水系图;另一队则由萧劲衍调派的军中工匠领头,开始规划水渠路线和大型蓄水池的位置,并组织人手收集工具、材料。
“念北,”黄玉卿蹲下身,平视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阿娘给你的那个小本子和炭笔呢?”
念北立刻从怀里宝贝似的掏出一个用羊皮裹着的小册子和一小截炭笔:“在呢,阿娘!”
“好孩子,”黄玉卿摸摸她的头,“阿娘交给你一个任务。看到那边在记东西的叔叔了吗?”她指向一个正在清点剩余粮袋的书记官,“你去帮他,把他记下的所有东西,也用你的小本本记下来,画下来。粮食有多少袋,药材有多少箱,都要清清楚楚。能做好吗?”
念北的小脸瞬间严肃起来,用力点头:“能!念北会画圈圈!画好多好多!”她指的是自己还不会写字,但会用图画和符号记录。
“念安也帮忙!”旁边的念安不甘示弱,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好,都帮忙。”黄玉卿笑了,疲惫的眼底终于透出一丝暖意。让两个孩子接触这些事务,是潜移默化的开始。
风雪似乎小了些,但天色依旧阴沉。将军府内外,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士兵们扛着工具,在泥泞中按照划定的路线打下木桩;牧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清理积雪,挖掘冻土,为即将动工的水渠和蓄水池平整地基;妇孺们则忙着收集各种坛坛罐罐,为储水做准备。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灾难的废墟上悄然滋生。
府邸深处,温暖如春的药房内,浓重的药味弥漫。黄玉卿亲自守着药炉,炉火上咕嘟咕嘟熬着的,正是第一批用空间药田里最后一批成熟草药配制的防疫药汤。她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脸色在炉火的映照下依旧有些苍白。连续的精神高度集中和空间的过度使用,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虚弱,仿佛灵魂深处有什么东西被强行抽离。
“夫人,您歇会儿吧,这里我看着。”春桃担忧地递过一杯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