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衍扶着她慢慢坐起身,在她背后垫了床厚厚的褥子:“你刚醒,这些事交给我便可。”他看着她苍白的脸,喉结滚动了两下,“那药丸里”
“有空间的灵泉水。”黄玉卿坦然迎上他的目光,“我把泉水掺进了药汁里,药效才能这么快显现。”她知道这事瞒不住,萧劲衍治军严谨,营中药材进出都有记录,那些凭空多出的黄连、板蓝根,迟早会引起怀疑。
萧劲衍沉默片刻,忽然俯身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他的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一件稀世珍宝,滚烫的呼吸落在她发间:“下次不许再这样冒险。”声音里带着后怕的颤抖,“你若有三长两短,我”
黄玉卿抬手回抱住他,鼻尖蹭过他粗糙的衣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再说,我还有咱们的宝宝呢。”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其实那些药材,不全是空间里的。我之前让商行在江南采买了一批,本想带到朔北备用,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这半真半假的解释让萧劲衍紧绷的脊背松弛了些。他当然知道江南药材商最近确实往北方调了大批药材,只是没想到背后竟是黄玉卿在操作。这个女人,似乎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布下令人安心的局。
“夫人!夫人!”帐外传来喜极而泣的呼喊,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被亲兵拦在帐外,手里高举着个襁褓,“我家柱子醒了!他能说话了!”
黄玉卿心头一暖,正要应声,萧劲衍已经先一步掀开帐帘。妇人扑通跪倒在地,将襁褓举过头顶:“将军,您看!这药太神了,柱子喝下去不到两个时辰,就退烧了!”
襁褓里的婴孩约莫周岁大小,脸色虽还有些苍白,却已经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四处打量。萧劲衍接过孩子掂了掂,小家伙竟不怕生,伸出小胖手抓住了他的胡须。
“赏。”萧劲衍的声音里带着难得的笑意,“给这孩子取十斤小米,两匹棉布。”他转身看向身后的传令兵,“传令下去,凡服用药丸见效者,都到帐前登记,每人赏粗粮二斤。”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整个营地。到了傍晚时分,黄玉卿的营帐外已经排起了长队,不是来求医问药的,而是捧着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布条,想要感谢这位救命恩人的。
“夫人,您快看!”春桃捧着个粗瓷碗进来,碗里盛着几个歪歪扭扭的麦饼,“这是张嫂子给您做的,她说家里就这点粮食了,非要让您尝尝。”
黄玉卿看着麦饼上还带着的焦痕,眼眶有些发热。这些百姓刚从瘟疫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