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是意外,只是没找到线索,如今老将军突然提起来,难道是有了新发现?
进了营帐,老将军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条,见他们进来,忙招手让他们坐下。他指了指桌上的纸条,声音有些沙哑:“你们看看这个,是福伯派人去江南查出来的——当年给我诊病的那个医官,姓刘,后来没回太医院,而是去了江南,被前户部尚书柳成安收留了。”
“柳成安?”萧劲衍脸色一变,“此人是前朝老臣,当年因反对先皇改革,被罢官回乡,据说和不少京中勋贵都有往来,还和靖王的外祖父是旧交。”
黄玉卿拿起纸条,上面写着刘医官的下落:柳府的“客座医官”,负责照看柳家的老夫人。她指尖微微发颤,原来老将军的中风真的和京中勋贵有关,而且还牵扯到了靖王的外祖家。她抬头看向老将军,见他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不甘,还有几分疲惫。
“父亲,您打算怎么办?”萧劲衍问道,语气里带着担忧——老将军年纪大了,若是再被旧事刺激,怕是对身体不好。
老将军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我想让福伯再去江南一趟,把刘医官请回来,问问他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总觉得,我中风那天,他给我开的药有问题,可当时我昏迷着,也没证据。”
“父亲,不可。”黄玉卿立刻阻止,“柳成安是老狐狸,若是咱们派人去请刘医官,他肯定会察觉,说不定还会杀人灭口。到时候不仅查不到真相,还会打草惊蛇。不如咱们先忍着,等将来有机会去江南,再暗中查访。”
老将军看着她,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我太急了。罢了,这事就先搁着,等将来再说。”他拿起纸条,慢慢折好,放进怀里,动作里透着几分无奈——他等这一天,等了五年,可如今看来,还得再等。
黄玉卿看着老将军落寞的样子,心里有些发酸。她知道,老将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萧家——当年他中风后,萧家在京中的势力大减,若不是萧劲衍在朔北站稳了脚跟,萧家恐怕早就被其他勋贵吞了。她轻声道:“父亲,您放心,总有一天,咱们会查清楚真相,还您一个公道。”
老将军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萧劲衍怕他累着,又陪他说了会儿闲话,便拉着黄玉卿离开了营帐。
刚走出营帐,就见念北快步走来,她身上穿着一身利落的骑装,手里拿着一个羊皮卷,神色有些凝重:“母亲,父亲,西域商队明天就到了,我刚收到探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