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
“在想靖王的心思?”萧劲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封烫金封口的信,眉宇间带着几分冷意。黄玉卿转过身,见他肩上落了层薄雪,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回来。她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雪,问道:“靖王回信了?”
“回了。”萧劲衍将信递给她,语气沉了几分,“他说,十坛烈酒换三十个工匠,‘未免单薄’,还说若是咱们愿意把耐寒作物的种植法交给他,他可以再添十个织锦巧匠,还能帮咱们打通江南的丝绸商路。”
黄玉卿展开信纸,靖王的字迹遒劲,却透着一股傲慢,字里行间都在暗示:朔北离不开他的帮助。她指尖捏着信纸,指腹划过“耐寒作物种植法”几个字,冷笑道:“他倒真敢开口。这耐寒作物是咱们用空间种子改良了三年才成的,若是给了他,将来江南的粮价都得被他操控,咱们朔北的粮食优势就没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凉意,“我已经让人回复靖王,说种植法涉及朔北军民的温饱,需得和老父亲、诸位将领商议,让他先等几日。咱们得趁着这几日,查清楚这些工匠里有没有他的人。”
黄玉卿点头,忽然想起萧明轩今早说的事,又道:“明轩说,周监理最近总往商队货栈跑,还借着清点物资的名义,偷偷画货栈的布局图,你让人盯着他了吗?”
“已经让暗卫跟着了。”萧劲衍眉头皱得更紧,“周监理是少帝派来的人,按说该盯着靖王,可他偏偏盯着咱们的货栈和工坊,这里面恐怕有问题。说不定少帝对咱们也不是完全放心。”
黄玉卿沉默了。她一直以为,少帝对朔北是“倚重多于猜忌”,可如今看来,帝王心术从来都是深不可测。朔北的财富和势力越来越大,少帝就算再信任,也难免会怕他们“功高震主”。她正想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将军的贴身护卫福伯快步走来,脸色有些凝重:“将军,夫人,老将军请您二位去一趟他的营帐,说是有要事。”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老将军自从能下床走动后,很少主动找他们议事,除非是关乎朔北安危的大事。他们跟着福伯往老将军的营帐走,路上雪光刺眼,黄玉卿忍不住问:“福伯,老将军今日神色如何?”
“老将军今早看了份密报,就一直皱着眉,还叹了好几回气。”福伯压低声音,“好像是关于当年老将军中风的事。”
黄玉卿的心猛地一跳。她一直怀疑老将军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