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刀,层层剥开这桩旧案下可能隐藏的巨大冰山。
萧劲衍的呼吸渐渐平复,狂怒被更深的寒意和凝重取代。他走到黄玉卿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那片看似平静的夜色。黄玉卿说得对,父亲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仇人的名字,更是一个巨大的、可能牵连甚广的漩涡。他们若贸然动手,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被反噬。朔北现在经不起这样的风暴。
“那我们怎么办?”萧劲衍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属于统帅的冷静与担当,“难道就这么算了?让父亲含恨九泉?”
“当然不。”黄玉卿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父亲的仇,朔北的安危,我们都要。但需要策略,需要时机。”她走回书案,拿起那卷萧氏兵法心得,轻轻放在遗书旁边,“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不是仇恨,而是这份兵法,是守护朔北的智慧与责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朔北更强大,强大到任何暗处的毒蛇都无法撼动它。同时”她拿起那张遗书,指尖在“京西魏家祖宅地窖,东墙第三块青石下”这行字上划过,“我们需要确凿的、无法抵赖的铁证。不是父亲留下的‘线索’,而是能摆在少帝面前,让整个朝堂都无法为魏崇山开脱的‘铁证’。”
她看向萧劲衍,目光灼灼:“劲衍,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绝对可靠、机敏、能在京中神不知鬼不觉行动,又能深入险地取回证据的人。而且,这件事,必须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知道风声。”
萧劲衍的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个个可能的人选。朔北的密卫头领?太显眼,且常驻朔北。京中安插的眼线?级别不够,恐难担此重任。萧明轩?他正在兵部实习,身份敏感,行动容易引人注目
一个名字,带着一丝犹豫,最终浮现在他心头。他看向黄玉卿,缓缓开口:“玉卿,你看念北如何?”
黄玉卿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念北,他们的女儿,那个在商业上展现出惊人天赋、心思缜密、胆大心细的女孩。她此刻正在京城钱庄分号学习,对京中环境日益熟悉,更重要的是,她年轻,身份不像他们夫妇和明轩那样引人注目,而且她身上,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在复杂环境中周旋的敏锐。
“念北”黄玉卿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祖传玉佩——空间的存在,是她最大的底牌,也是她最深的秘密。她从未对任何人透露过,包括萧劲衍。但此刻,一个念头在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