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名称:李庄刀口蒜泥白肉
食材新鲜度:95%(精选本地猪后腿‘二刀肉’)
制作工艺评级:98(刀工已臻化境,肉片薄可透光,厚度均匀;火候精准,肉质嫩滑不柴)
添加剂分析:无
综合评分:92
获得能量:+140
获得美食点数:+4
当前能量储备:928120000
当前美食点数:834
食神辣评:刀工是这道菜的灵魂,它将最普通的食材,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每一片肉,都是对厨师数十年功力的无声炫耀。蘸料中的糍粑椒画龙点睛,蒜香浓郁,辣味醇厚,与肉的本味相得益彰。虽是凡间之物,却有匠心之魂。
九十二分!
又是一道高分菜!
陈品将肉片在蘸料碗里一滚,让红油蒜泥均匀地附着在上面,然后整个送入口中。
肥肉的部分,几乎没有咀嚼的实感,只在舌尖留下了一股无比醇厚的脂香,便化作暖流滑入喉中。
瘦肉的部分,则嫩滑无比,轻轻一抿就在舌尖散开。
而那碗蘸料,更是点睛之笔。
浓烈的蒜香打头阵,紧接着是特制“糍粑椒”带来的醇厚辣意,最后是酱油的咸鲜和白糖的一丝回甘。
所有的味道,都恰到好处地衬托着猪肉本身的鲜甜。
“好吃。”
陈品言简意赅。
他看向众人,继续科普:“这道菜,最考验的就是三点。一是选料,必须是猪屁股上那块最嫩的‘二刀肉’;二是火候,煮肉的水不能沸腾,得一直保持在将开未开的状态,这样才能锁住肉汁;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刀工。”
“一个合格的李庄白肉师傅,片出来的肉,每一片都要做到长二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度却不能超过两毫米。”
“两毫米?(twomillimeters?)”
黛西惊得捂住了嘴。
“没错。”
陈品笑着说。
“顶级的师傅,片出来的肉薄得能隔着肉片看清报纸上的字。咱们今天吃的这个,虽然到不了那个境界,但也绝对是大师傅的水准了。”
听完讲解,大家再看眼前这盘肉时,眼神里已经全是敬畏。
这吃的不是肉,是艺术,是功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念旧歌 作品《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第283章 一盘白肉,竟藏着一段文人抗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