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需寻一清净地,开炉炼丹。然绍兴府城内人多眼杂,气机纷乱。他想起昨日追踪阴差残留气息时,曾于城北鉴湖之畔感应到一处荒废的小庙,地处偏僻,临水而建,水汽充沛,正是合宜之所。
身形飘忽,不出片刻,已至鉴湖畔。但见碧波千顷,远山如黛,废弃的小庙孤零零立于湖畔高丘,飞檐残破,墙垣倾颓,却自有一股沉静气象。时值端午方过不久,湖畔尚有零星的菖蒲、艾草残留,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淡淡的草木清香。
赵清真步入庙中,正殿神像已斑驳不堪,积尘厚覆,然神像目光低垂,似仍默佑着这片水域。他于神像前拂出一块净地,盘膝坐下,归尘剑横于膝前。剑格处七星,“玉衡廉贞”(阳火)与“天权文曲”(阴水)二星微光流转,交相辉映。
炼制此丹,材料非凡俗金石。主材乃是他自身精纯的离火真元与文曲水罡,辅以周遭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尤其引动魏骥残留的那一丝未来官威为引),更需采撷端午刚过、残留天地间的纯阳辟邪之气(雄黄酒气、艾草蒲香之余韵),以及鉴湖万顷水波之灵韵。而最重要的“药引”,则是他对“无嗔”境界的体悟,化入丹中。
只见他并指如剑,轻点“玉衡廉贞”。一缕精纯炽热的离火真元透指而出,却非攻敌,而是在虚空中如笔走龙蛇,勾勒出繁复玄奥的丹诀符文。符文初成,隐隐构成一尊三足丹炉虚影,炉火纯青。同时,他口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庄严肃穆的念经之声不高,却清晰地在破庙中回荡,非为祈求,乃为引动经文中的智慧真意,调和炉火,赋予丹胚“破执”之性。
随着诵经声,那离火真元构成的丹炉虚影中心,一点纯粹、炽白、蕴含大智慧、大毅力的雷光悄然凝聚!此非天上霹雳,而是赵清真心念观想,道门内炼真火,凝聚出的一丝“雷火”真种!雷光跳跃,却不暴烈,反显晶莹剔透,似能照见人心幽微。
“坎离交.媾,智慧为雷。丹基初凝,疾!”
赵清真低喝一声,“天权文曲”湛蓝光芒大盛,精纯阴寒的水元真罡如天河倒泻,注入那炽白的雷火之中。水火本是相克,此刻在赵清真强大心念的调和下,竟奇迹般交融!雷火得水润,刚猛内蕴;水罡得雷激,涤荡之力倍增!一团拳头大小、内部电蛇游走、外部包裹着氤氲水光的奇异光球在虚空丹炉中缓缓旋转起来,散发出中正平和却又沛然莫御的净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