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录依然在靠墙的官帽椅上坐下。
“我看你这次文章的结构,比上回还要精巧!”朱琉拿起他那张试卷,赞叹道:“我试着分析了一下你的思路,你看对不对?你是用了个‘总—分—总’的结构,每一部分又进行了三层递进。”
“是。”苏录点点头,这就是他不对身边人藏私的原因。文章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行家自然能把门道分析出来。
朱琉又道:“具体而言,你开篇以‘居仁由义,德范昭然’定调,结尾以‘五德并行,根仁循义’收束,中间按五德是什么,如何践行,为何如此,分三层递进论述这种层层深入的结构,使论述由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化,令人十分信服。”
朱琉说罢问道:“我说的对吗?”
“完全正确。”苏录赶忙点头,不禁对山长肃然起敬,仅仅看了自己的两篇文章,就能分析到这种程度。这搁后世高低也是个教研室主任
好吧,人家现在已经是重点中学校长了。
“如此精细的结构,我只在那些千锤百炼的名篇上见过,你才学文短短三个月,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朱琉定定望着苏录,想要看穿他藏在心里的秘密。
苏录早就猜到会有人这样问自己,不慌不忙道:“就像山长所言,从那些千锤百炼的名篇上学来的。”
顿一下,他微笑解释道:“比方这篇君子惠而不费,就是偷师大学开篇的结构,只是学生能力浅薄,画虎类犬了而已。”
“哦?”朱琉略一寻思,失笑道:“还真是。”
大学开篇提出三纲领,点明了为学与修身的根本目标。
接着按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层层推进,阐述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跟苏录这篇八股文的三层递进论述极为相似
“确实如此,但却没几人能捅破这层窗户纸。”可他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对苏录大加赞赏道:
“大家都认为,八股文的格式已经定死了,却没想到还能从内容上,把结构玩出新意来——这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妙妙妙啊!”
“学生无知者无畏罢了。”苏录忙谦虚道:“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才敢胡乱尝试,贻笑大方。”
“尝试的好,要多尝试,不要在意那些规矩!”山长赶忙鼓励他道:
“我们这些人就是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太多,才总是萧规曹随,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