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哪个节气都很清楚。
寒露,霜降这些节气的名字都很好听,也不知道公子是怎么想出这个名字的。
范增老先生来这里的第三个月,桓楚始终照顾着。
海边的一间小屋,就是老先生的住处,这里距离琅琊台也很近,以前这间小屋是徐福用来存放物件用的。
老先生来到此地之后,这间屋子就给老先生暂住了。
徐福以前是稷下学宫的人,对范增十分敬仰,因范增在各地名仕中也是颇有名气的。
今天,桓楚听着老先生与孩子们玩闹的笑声,他的脸上也带着笑容。
老先生来到这里之后,真的很高兴,很快乐。
只是一想到今天见到的人,桓楚就没了笑容,他转身看向远处的大海,老先生在这里很好。
比之在楚地的某些人,如项梁那些人如今还只能阴暗的活着东躲西藏。
复楚?
这是桓楚心中的又一次迷茫,难道真的要复楚吗?
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桓楚今天见到了一个人,这个人送来的一封书信,书信是项梁送来的。
项梁过来询问老先生如今是否安好。
当初与项梁在会稽郡分别,项梁要图谋复楚之事,就一直写书信来询问。
桓楚是想复楚,可他一生最敬爱的人还是自己的老师范增。
尽管老师会用竹条抽打自己,但桓楚觉得这都是应该的。
项梁对秦有着极大的仇恨,项燕死后他一直图谋着复楚大业,桓楚知道项梁为了复楚恐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项梁想要拉拢老师。
这些事桓楚一直瞒着老师,不想老师知道项梁的计划。
等老师走远了,桓楚一个人将老师的屋子好好打扫了一番,打扫得极其干净。
待老师回来孩子后,桓楚又亲手给老师安排了饭食。
“老师,我最近要回一趟楚地。”
范增吃着饭食点头。
翌日,桓楚找了一个渔民姑娘让她来照顾老师的起居,给了很多的报酬。
而桓楚则背上了行囊离开了海边。
桓楚来到了琅琊西的县城内,他在这里见到了一个人,此人叫作参木,是项梁的人。
当初皇帝东巡路过彭城,就是这个参木杀了韩终。
见到这个人,桓楚心中讶异,但他确定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