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穿过层层宫阙。太极殿的梁柱上雕刻着龙纹,拓跋嗣端坐于龙椅上,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崔浩站在文官之首,一袭绯色官袍,须髯花白,目光落在慕容宏身上时,带着审视的意味。
朝会的议题围绕着边境贸易展开,拓跋嗣频频发难,崔浩却偶尔插言解围。慕容宏应对得体,既维护了北燕的利益,又未触怒北魏皇帝。退朝时,崔浩忽然停下脚步:“慕容使者年少有为,老夫佩服。今日午后,可愿到寒舍一叙?”
慕容宏拱手道:“能得相国垂青,是在下的荣幸。”
崔府位于城东,门前的石狮子气势恢宏。管家引着慕容宏穿过花园,绕过一座假山,忽然听到一阵环佩叮当。只见假山上的亭子里,坐着一位少女,正临窗读书。她穿着月白色的襦裙,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一支玉簪斜插发间。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竟让满园的秋菊都失了颜色。
“那是小女婉儿。”崔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笑意,“让使者见笑了,她总爱在这里看书。”
少女闻声回头,看到慕容宏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起身行礼,动作轻盈如蝶。“父亲,这位是?”
“这是北燕来的慕容使者。”崔浩介绍道,“婉儿,快向使者问好。”
“婉儿见过慕容使者。”她的声音清脆如莺啼,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慕容宏躬身还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她手中的书卷上——那是一本楚辞,书页上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崔小姐也喜欢屈原的诗?”
崔婉儿点点头:“屈子的忠贞之志,令人敬佩。”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如溪,“使者来自燕地,那里曾是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之地,想必也有许多忠义之士吧?”
慕容宏心中一动,正欲答话,却被崔浩打断:“婉儿,不得对使者无礼。”他转向慕容宏,“小女顽劣,让使者见笑了,请随我到书房详谈。”
离开花园时,慕容宏忍不住回头,见崔婉儿已重新坐下看书,阳光洒在她身上,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崔浩的书房堆满了书籍,从儒家经典到兵法战策,无所不有。两人屏退左右,开始谈论天下大势。崔浩长叹一声:“如今北方虽暂归北魏,但柔然在北,南朝在南,局势依旧动荡。北燕夹在中间,实属不易。”
慕容宏道:“相国所言极是。我主愿与北魏互通有无,共抗柔然,不知相国意下如何?”
崔浩端起茶杯,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