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拜朝廷,拜我们这些当兵的。”李守忠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们以为,我们能把金贼赶出去,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李新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肉里:“我们一定能做到。”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陛下给你的,他说,等收复了东京,要亲自为你斟酒。”
李守忠接过信,却没有打开。他望着北方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无数英魂在云端注视着他们。“告诉陛下,臣等不了那么久。臣要带着弟兄们,一路向北,直捣黄龙!”
功亏一篑
大军在宿州休整半月后,继续北上。一路上,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少青年主动加入队伍,宋军的兵力很快扩充到十万。李守忠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信心满满,他计划直取徐州,然后沿着运河直逼燕京。
然而,就在大军抵达徐州城下时,临安传来了坏消息。史浩联合主和派大臣弹劾李新滥用职权、虚报战功,孝宗虽未降罪,但下令暂缓进军,等待朝廷进一步指示。
“荒唐!”李守忠将圣旨狠狠摔在地上,“此时正是破竹之势,怎能停滞不前?”李新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将军息怒,这都是史浩的阴谋。他怕我们真的收复中原,断了他的荣华富贵。”
“那我们就不管圣旨,继续进军!”副将周瑾急道。李守忠沉默良久,缓缓摇头:“不可。我们是大宋的军队,不能抗旨。”他看着北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不甘,“传命,原地待命。”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徐州城内的金军趁机加固城防,调来了援军。等孝宗终于醒悟,下令继续进军时,战机已经错失。宋军连续攻城二十余日,伤亡惨重,却始终无法攻破城门。
更糟糕的是,史浩暗中派人与金国议和,答应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每年进贡岁币。消息传到军中,士兵们士气大跌。“我们流血牺牲,难道就是为了让那些文官卖地求和?”一个士兵将头盔狠狠摔在地上。
李守忠看着军心涣散的队伍,心急如焚。他找到李新:“必须想办法让陛下明白,我们有能力收复中原。”李新点点头:“我这就回临安,面见陛下陈说利害。”
李新走后,李守忠决定孤注一掷。他亲率三万精兵,趁着夜色偷袭金军大营。那一夜,他身先士卒,杀得金军溃不成军。就在即将攻破中军大帐时,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右腿。
他踉跄着倒下,被士兵们救回营中。军医检查后,摇着头说:“将军,箭上有毒,恐怕”李守忠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