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梅香飘出,“明日起,你与我一同审这些卷宗。”
烛火跳跃,映得两人身影交叠。玄真道李长松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忽然明白,自己卷入的不仅是一桩私盐案,更是一场足以动摇朝局的风暴。
第二章夜审卷宗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玄真道李长松揉了揉发酸的脖颈,将第七本账册推到一边。案上的青瓷碗里,浓茶早已凉透,茶叶沉在碗底,像极了那些见不得光的龌龊事。
“这里有问题。”上官轩烨忽然开口,指尖点在一页泛黄的纸页上。
玄真道李长松凑近一看,是海州盐运司通判张启年的家产清单。其中一笔“友人馈赠”的记录,数额竟达五千两白银,日期恰好在私盐案爆发前夕。
“张启年只是个从五品通判,一年俸禄不过八十两,哪来的友人如此阔绰?”玄真道李长松笔尖划过那行字,“此人必须重点排查。”
上官轩烨却摇了摇头:“张启年是吏部尚书的远房表亲,动他,等于打吏部尚书的脸。”
玄真道李长松恍然大悟。大胤朝中文官集团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难怪这案子拖了半年,愣是没人敢查。
“那怎么办?”
“先从外围入手。”上官轩烨取过一张空白纸,提笔写下三个名字,“这三人都是张启年的幕僚,上个月突然辞官回乡,其中必有蹊跷。”
正说着,窗外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上官轩烨骤然起身,吹灭烛火。黑暗中,玄真道李长松听见他压低声音:“有人来了。”
两人贴着墙壁站定,屏声静气。片刻后,屋顶传来瓦片摩擦的轻响,接着是极轻微的落地声。玄真道李长松握紧袖中的短刀——那是兄长给他防身用的,刀刃薄如蝉翼。
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道黑影闪了进来。就在他伸手去摸案上的卷宗时,上官轩烨突然点亮火折子。
火光中,那人的脸暴露无遗——竟是白日里还对他们笑脸相迎的管家王忠。
“王管家深夜至此,所为何事?”上官轩烨的声音冷得像冰。
王忠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公子饶命!小的小的只是来看看账本是否收好。”
“是吗?”玄真道李长松上前一步,将那本记录着张启年家产的账册扔到他面前,“那这本账册,你打算怎么‘收好’?”
王忠浑身颤抖,眼神躲闪:“小的不知小的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