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队回去后,立即进行动员,检查装备,筹备粮秣!给你们一天时间准备,后天拂晓,全师开拔,西进霍山!”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将领齐声应喝,声震岩洞,一股锐利无匹的求战气息弥漫开来。这不是盲目的狂热,而是建立在无数次胜利之上、对自身实力有着清醒认知的自信与渴望。
作者旁白:这里担心大家认为139师发展过快,特做解释,我军历来部队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的,八路军1937年底进山西时才3万人正规编制12个团,到1940年2年多的时间已经可以拉起100个团开展破袭作战:百团大战,就这还不计算进入山东开辟根据地的115师一部
王林刚处理完部队移防的初步安排,一封加急电文又送到了他手上。来自武汉方面的密电,语气急促地通报了近日黄河沿岸的异常动向,以及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测——为阻滞日军西进,国防部或有“非常之策”。
几乎与此同时,张红土和负责江北根据地工作的黄木生也先后派通讯员飞马赶来。
“师长!北面来的老乡说,黄河水黄河水好像改道了!好多地方淹了!”
“支队长报告,淮河水位这两天涨得邪乎,泗州、五河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西边来的大水,咱们这边虽然地势稍高,但天长北部、盱眙沿淮部分低洼地带已经开始内涝,百姓很恐慌!”
王林猛地站起身,走到墙边那幅涵盖了中原地区的军事地图前。他的目光沿着黄河下游、贾鲁河、颍河,最终落在淮河流域,手指重重地点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位置。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历史名词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花园口决堤!
作为来自后世的灵魂,他远比这个时代任何人更清楚这件事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一次战术性的“以水代兵”,更是一场席卷豫、皖、苏三省44县,导致89万百姓溺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制造出连年灾荒、瘟疫横行、彻底拖垮中原经济的巨大生态与人文灾难!其造成的死亡和长期痛苦,甚至远超一场大型会战。
“糊涂!愚蠢!!”王林一拳砸在地图上,胸膛剧烈起伏,因极致的愤怒和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而脸色发白。他理解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时的焦虑,理解“阻敌于一时”的战术考量,但以如此代价
政委王光道和参谋长钟光邦闻声进来,看到他这副模样,又看了桌上的电文和听到汇报,神色也凝重起来。
“师长,难道国防部真的”王光道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32章 武汉阴云 江北移防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