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顺着脊椎滑落,冰凉的触感让陈曜猛地一颤,从那种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惊骇中短暂挣脱出来。地板的冰冷透过薄薄的衣料渗入肌肤,反而带来一丝残酷的清醒。
他不能就这样瘫在这里。
“收藏家”的窥视,哪怕只是一闪而逝的感应,也如同在黑暗中突然亮起的狙击镜反光,意味着他可能已经从隐藏的猎手,变成了被标记的猎物。而林菲,尽管暂时被瞒过,但她那双锐利的眼睛和固执的思维绝不会轻易放弃怀疑。
他必须动起来。在真正的网收拢之前。
陈曜挣扎着爬起身,大脑依旧抽痛,但一种更强烈的危机感压倒了生理上的极度不适。他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拨开百叶窗的一条缝隙,向外窥视。
楼下街道空旷,雨水已经变得淅淅沥沥,在坑洼的路面上积聚起片片水洼,倒映着昏黄的路灯光晕。没有林菲的身影,也没有任何看起来可疑的车辆或行人。
但这并不能让他安心。他知道,监视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他的目光落在桌角的手机上。重新装上电池,开机。屏幕亮起,没有未接来电,但几条新的新闻推送跳了出来。
一条是关于西区药物过量男子已被送往医院抢救的后续报道,提及警方仍在调查其身份和事件具体原因,语气依旧谨慎。
另一条让他的呼吸微微一窒。
雾城晚报资深记者苏婉清独家:失踪案背后,消失的“宁静者”?
苏婉清?
这个名字像一根细针,刺入他混乱的记忆。原著中的女主角,善良聪慧的白月光。但他捕捉到的那一丝不符合人设的冰冷计算
他立刻点开链接。
报道的文笔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并未直接提及警方重新调查的案子,而是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近年来雾城一些社区中,那些被称为“宁静者”的人——他们通常性格温和、与世无争、是社区的精神锚点——却陆续出现了一些悄无声息的失踪或意外。报道列举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案例,笔触充满人文关怀,却subtly引导读者思考这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隐蔽的联系。
陈曜的眉头紧紧皱起。
“宁静者”?这个词触动了他的神经。他回想起自己穿行城市时,偶尔能感知到的那种极其稀少、能让他脑海中噪音暂时减轻的“静默”思维。难道苏婉清指的是这类人?
她是在真正关心这个群体,还是另有所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