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
尽管泾原兵变在第二年就被平定,但唐德宗却成为继唐玄宗、唐代宗之后第三位逃离长安的大唐皇帝。从此以后,大唐天子的威严扫地,中央权力被进一步削弱,而唐德宗经过泾原兵变以后,更加猜忌将领,并大肆重用宦官掌兵,从而为宦官控制唐朝中央打开了魔鬼之门。
泾原兵变三年后,由于漕运不济,关中地区再次爆发粮荒,有的禁军士兵公开解下头巾怒掷在地说:“把我们束缚在军队中却不给饭吃,这些人都是我们的罪人!”面对禁军骚动,唐德宗忧心忡忡,这时韩滉运送的三万斛米进入陕西,得知消息后,唐德宗喜出望外,特地跑到东宫跟太子说:“米己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在缺粮的魔咒下,大唐帝国陷入死循环。由于能够控制的户口、税源锐减,为了征收更多的粮食,唐朝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农民不堪重负只能逃亡、“匿户”。公元806年,当诗人白居易前往长安拜见著作佐郎顾况时,顾况看着白居易的名字说道:“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唐朝中央为了减少粮食运输的耗费,于是将军队分散到地方供养,这就使得唐朝中央与地方藩镇“弱干强枝”的不利局面更加突出,从而加剧了藩镇割据和唐朝的衰亡。
却说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820年,唐宪宗暴毙时,李忱才10岁。皇位由他同父异母的三哥唐穆宗李恒继承。4年后李恒驾崩,接下来李恒的三个儿子相继称帝,分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李忱成为“三朝皇叔”。
虽然是叔父辈,但李忱与三个侄子皇帝的年龄相仿。三个侄子对这个同龄的皇叔态度都不好。
李怡为人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不聪明)”。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当时病势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李怡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他的乳母认为这是心病。但穆宗看过后却抚摸着李怡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李怡玉如意、御马、金带等物,并安排母亲郭太后的堂弟担任他的师傅。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
光王的出身不是很高,他的母亲原来姓尔朱,从这个姓氏看应该是胡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地位,后来与山东的士族郑氏联亲,才改姓郑。光王的母亲曾经是叛臣李琦的侍妾,李琦兵败被杀后被没入掖庭,成了郭太后的侍女。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