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康药业的红色警报还挂在主屏右上角,数据流仍在滚动。陈帆没有下达建仓指令,而是调出了系统资源监控面板。cpu使用率持续高于90%,内存占用接近极限,全市场每五分钟一次的高频扫描让本地服务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再这样跑下去,不用两天,系统就会卡死在某个信号上。”他手指敲了敲键盘,刷新了一次延迟统计,“现在响应速度已经比理想状态慢了四百毫秒。”
李阳从副机前抬头:“单点部署撑不住了。我们得把系统拆开,一部分算力挪出去。”
张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做云端镜像?”
“不止是备份。”李阳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个架构图,“我们要让三台远程服务器同时运行系统副本,行情数据进来后分段处理,结果再汇总回主节点。这样既能分散压力,也能防止单机故障导致全线停摆。”
陈帆盯着那幅草图看了几秒,点头:“那就做。今晚就把第一个镜像节点搭起来。”
命令一下,三人立刻分工。李阳负责重构通信模块,将原本封闭的本地数据库接口改造成可对外授权的轻量服务;张远联系合作方确认三地服务器的ip地址和防火墙策略;陈帆则重新规划数据流向,在原有系统中剥离出可同步的核心层——包括实时行情缓存、模型预警队列和交易指令日志。
凌晨一点十七分,首版云端部署包上传完成。校园网的上传通道被瞬间占满,进度条缓慢爬行。李阳紧盯着传输速率,眉头越皱越紧:“带宽只有128kbps,原始数据包太大了,这样下去光同步一次就要三个小时。”
“等不了那么久。”陈帆调出最近十分钟的盘口记录,发现已有两只小市值个股出现类似恒康药业的压单迹象,“我们必须在明天开盘前完成测试,否则可能错过最佳响应窗口。”
李阳当即切换到代码编辑界面,重写序列化逻辑。他放弃原有的文本格式,改用紧凑的二进制编码,并引入差分更新机制——只传输前后两次扫描之间的变化部分。修改完成后,他又加入动态压缩层级控制,根据网络负载自动调整压缩强度。
“试一下这个版本。”他按下打包按钮。
新包体积缩减至原来的37%。上传速度明显提升,二十分钟后,三地服务器陆续返回连接成功信号。
“节点已就绪。”张远报告,“时间同步协议开启,误差控制在15毫秒内。”
“开始首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