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38岁,银行信贷部主任,死于地下停车场。同样的刀法,同样的鸢尾花。
表面上看,三人生活轨迹毫无交集。但张涛的直觉告诉他,一定有什么被忽略了。他闭上眼睛,让自己回到每个犯罪现场。
赵建国的书房整整齐齐,只有书桌略显凌乱。王丽娟的宿舍一尘不染,床头放着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刘明的车内干净得不像个中年男子的车,后备箱里只有高尔夫球具和几瓶矿泉水。
太干净了,张涛突然意识到。不是凶手的清理,而是受害者本身的生活状态——他们都过着极其规整,几乎强迫症般的生活。
他猛地睁开眼睛,快速翻阅尸检报告中的个人物品清单。赵建国的药盒里放着抗焦虑药,王丽娟的日记里记录着每日的强迫行为,刘明的手机备忘录里写满了自我提醒的事项。
三个看似完美的人,三个隐藏着心理问题的人。
张涛感到一阵战栗。他抓起电话拨通了法医办公室:“老王,帮我再查一下三名受害者的医疗记录,特别是心理科或精神科的就诊记录。”
等待回电的间隙,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陈浩的海报上。戏剧演员,擅长模仿和代入,哥哥因医疗事故去世,抗议最激烈的人...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他迅速翻出五年前那起医疗事故的报道。十七名患者因使用劣质药品导致并发症,其中三人死亡,陈明的名字赫然在列。报道中提到,涉事药品由康泰医药公司供应。
张涛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他翻出刘明的资料——银行信贷部主任,康泰医药公司的主要贷款审核人。再看赵建国——当年那批问题药品的采购签字人之一。王丽娟呢?她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电话铃响起,法医老王的声音传来:“张队,查到了。三名受害者都有就诊记录,赵建国看焦虑症,王丽娟有强迫症,刘明是抑郁症患者。更巧合的是,他们都在同一家诊所就诊——江城心理健康中心,主治医生叫吴文斌。”
张涛感到一阵晕眩,所有碎片开始拼凑起来。他谢过老王,立即拨通另一个电话:“小李,我要江城心理健康中心的所有资料,特别是关于一位叫吴文斌的医生。同时查一下五年前医疗事故受害者家属中,有没有人在这家诊所工作过。”
等待结果的时间里,张涛在办公室里踱步。陈浩的影子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一个因哥哥去世而心理受创的人,一个可能也在那家诊所接受治疗的人,一个通过戏剧宣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