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春耕不等人:
可以优先利用好料如厚板、钢筋和修复工兵铲,快速产出传统铁制农具锄头、镰刀、犁铧。
将小块碎片、弹壳熔铸成农具胚子或是耙齿或是镰刀头。组织巧匠对奇形怪状但结实的零件轴承、齿轮、小履带板、支架进行直接改造利用。
比如大齿轮做简易播种机传动、钢板焊小推车、轴承装水车、铁管加固畜力犁。
这是最快见效、覆盖面最广的方案,能解决眼前大部分缺口。
我们估算,集中力量,春耕前能转化利用废料总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约70-100吨用于生产这些农具和简单器械。
还有就是‘土法农耕机’同步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利用卡车引擎和可用零件,尝试组装改造一批,目标应该在10-15台的简易牵引式农耕机。
这些‘铁牛’虽然糙,但对深耕、开垦效率提升巨大,可用于示范田或互助组。这大概需要消耗相当于20-30吨废料的可用零件。
剩下的70-100吨废料,以及所有无法用于上述用途的边角料,”郑春秋的目光转向厂区另一侧几个正在组装的、结构更复杂的铁疙瘩,
“我的建议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83章 春耕保卫战(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