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课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除了技校本身的课程,还要学习极其复杂的机械制图,从标准件的三视图画法,到简单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
图纸被要求一丝不苟,线条清晰,标注规范,每一份作业都被陆长青亲自批改,打回重做是家常便饭。
陈朝阳在听取陆长青汇报时,只强调了一点:“不图快,只图根基牢。图纸、数据、选址报告,每一笔每一划,都要像铆钉一样,钉死了,能经得起未来战争烈火的考验。”
航空之梦的种子,也许就这样在这里扎下了根!
相比于“金蒜”的神秘、机械厂的喧嚣、航空基地的隐秘,农学专家们的战场显得“土气”却更为广阔。
他们不是在实验室,也不是在车间,而是直接扎在了小汤山的调湿暖棚和城郊那万亩新开垦的、还带着生土气息的田野里。
暖棚里,温度湿度比外面高出一大截。农学专家王维臻,一位皮肤黝黑、挽着裤腿像老农多过像教授的中年人,正和几个有经验的老把式蹲在一起。
他手里捏着一把暖棚里的土,仔细捻着:“湿度还是大了点,通风口开的时间不够长,这样番茄容易得晚疫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38章 术业有专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