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代,又当如何取舍?”
这次方言没有思考直接从容回应:
“麦门冬汤主要是补肺和胃里的阴液,适合那种肺痿病人,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吐黏沫、嗓子干得厉害的;炙甘草汤呢,更偏向于滋阴养血、通阳气调脉律,适合肺痿同时还心慌、脉搏跳得不齐的,这属于肺和心一块儿出问题了。”
说罢方言还举例:
“去年我碰到个肺痿病人,不光咳嗽吐黏沫,还心慌、脉搏结代。一开始先用麦门冬汤补阴,等黏沫少了些,就换成炙甘草汤,再加了点五味子,过了半个月,脉搏就齐整多了。这就是兼顾肺和心来治的意思。”
钱伯煊这时抬眼,将问题引向妇科与肺系的关联:
“妇人产后若患肺痿,见吐涎沫、气短乏力,与常人肺痿相比,用药需添何药?需避何药?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虚极生风’的机理,与‘肺中冷’的‘上虚不能制下’,有无共通之处?”
方言看了钱老一眼,这是轮番轰炸啊。
一点都没因为大家是熟人就抬一手的打算。
他捋了捋对方的问题,然后说道:
“产妇得肺痿,大多还带着气血两虚的毛病。”
“得加上当归、黄芪来补气血,像桑白皮、葶苈子这类劲儿太猛的药可不能用,怕伤了产妇刚生产完的正气。”
“再说“虚到极致生风”和“上焦虚了管不住下焦”,这俩其实都是一个理儿,正气太虚,没法正常制约身体机能了。”
“前者是血太少,养不了筋骨经脉;后者是肺气太弱,兜不住津液。虽说一个在筋骨、一个在肺和津液,但核心都是“虚了就管不住”,道理是一样的。”
此刻说完,王伯岳就接过话头,他对着方言笑呵呵的问道:
“请问考生,若肺痿患者久服麦冬、玉竹等滋阴药,出现腹胀便溏,是继续滋阴还是改投温药?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在此处当如何理解?”
这是考他误诊挽治,算是方言最拿手的,还是王老这手抬的比较高,方言立马说道:
“这是因为滋阴的药用过了头,伤着脾胃了。得先把滋阴的药减一减,加上炒白术、茯苓来健脾胃,等脾胃功能好点了,再慢慢把滋阴的药加回去。”
“这里的壮火食气就是说,用太多苦寒的滋阴药,反而会伤了脾胃的气;“少火生气”呢,是说滋阴得适量,再配上健脾的药,这样既能补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