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逐渐就变成了两派。
南方要求开放官营,解开各籍的限制,均平税赋。
北方要求恢复开国的制度,严肃户籍限制,除了官籍、民籍和少数军籍外,禁止其他户籍参加科举考试。
而湖广等几个省还有别的要求,由于湖广周围的江西、南直隶都是科举大省,也是乡试最难的地区,所以这些地方也有不少科举移民。
江西和南直隶的一些读书人,会想办法挂在湖广进行科举,特别是以湖广南部地区最为严重。
湖广的贤良文学还要求加强户籍制度,禁止百姓随意流动,对挂籍注籍的读书人严厉打击,最好恢复保甲制度,禁止百姓随意离开原籍。
看到如此纷乱的场景,整整一个上午过后,双方已经提不出新的观点,隐约开始转向地域攻击了,这时候张居正清了清嗓子发话了。
“奉陛下口谕,此次四民之争起自翰林院苏泽,此番议论也理应由你而终。”
众人看向官员队伍中的苏泽,只见被点到名的苏泽一脸的平静,在被张居正点名后拱手出列,接着就稳步走到了下方的会场中。
何心隐眯起眼睛,看向会场中的苏泽。
他对苏泽也算是仰慕已久了,如果不是苏泽,他也想不到办报这个办法来传播自己的想法。
新乐府报几乎就是山寨乐府新报做起来的,从无到有创造这一切的苏泽又是怎样的天才?
除此之外,何心隐也支持苏泽的很多奏疏,比如苏泽的边关政策,再比如他请求朝廷开港的海贸政策。
但是何心隐不喜欢苏泽“谄媚”皇帝,请罢早朝和上元灯会,何心隐认为会助涨皇帝的私欲,然后天下官员为了满足皇帝的私欲就会残害百姓。
总之,何心隐对待苏泽的态度很矛盾,欣赏他的才华,又不信任他的人品。
苏泽行礼完毕,这才说道:
“士农工商,皆是陛下子民。陛下犹如万民之父母,子女尽孝于父母,父母也要养育子女。”
“养育子女,曰养,曰育。”
“养者,保万民生计,黎庶口腹之安。”
“育者,曰教,父母之爱儿,盼其成材,盼其良善。”
“这也是君上视之万民也!”
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众人都微微点头。
苏泽接着说道:
“陛下继位以来,风调雨顺,倘有灾祸也都能赈济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