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
裴元也故意压低声音,对他说道,“好好读书便是,问那么多做什么?等到秋去冬来,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霍韬有些不甘心的想再开口,裴元已经把空空的杯子往桌上一放。
霍韬连忙拿起那温热的酒壶,给裴元斟酒,这话头一断,裴元又故意东拉西扯,霍韬竟是没有了开口再问的机会。
裴元和霍韬总共没见过几面,当然不相信只靠这些简单的手段,能让这个家伙为自己所用。
但有这话吊着,以后免不了有再接触的时候。
以霍韬的学问,真要是有恩科,只要他认真准备了,就算不用什么手段,也足够考上进士的。
既然如此,那裴元急着一次把话说透,反倒不美了。
等到喝到后面,裴元也觉得自己吃得差不多了,便向霍韬询问道,“以霍生之见,如今天子再次挽留了梁储,那梁次摅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算个了结?”
霍韬不知道裴元这话是随口问的,还是有意考校,思索了一下,才谨慎的答道,“我听说当朝首辅李东阳也上了辞呈,李相年迈,虽然贪名恋位,一直硬撑着,但是以他的身体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若是李相离开了内阁,那就是以杨廷和为首辅。”
“如果梁储再走了,那内阁就只剩下杨廷和与费宏。”
“杨廷和刚毅果决,费宏性情和顺,到时候内阁很可能只会有杨廷和一个人的声音。
裴元想了想那情景,内阁沦为杨廷和的一言堂,当然不是朱厚照想看到的。
于是便毫无顾忌的笑道,“此事不妥。”
想了想又问道,“若是朝廷补大学士入阁,霍生以为当是何人?”
霍韬见裴元言语随性,议论起当朝大学士丝毫没有半点尊重,心中对裴元的能量又高看了几分。
他斟酌了片刻,十分严肃的说道,“不会出现那种情况的。”
裴元有些意外,“这是为何?”
霍韬认真分析道,“如今论资历,论能力,论声望,最适合补入内阁的就是吏部尚书杨一清。满朝文武之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望其项背。”
“可是杨一清性格刚勇,不在杨廷和之下。杨廷和刚接任内阁首辅,威信还没来得及建立,怎么能容忍这样一位大学士补进去?到时候两虎相争,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裴元这些日子一直在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