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或者是为人父母。
这群中年群体,成为了活动的主力军,也是最踊跃参与这个活动的。
“钢笔吸墨水的味道,就是我们的青春费洛蒙。”
“那个时候,写的情书,我现在还留着,那是我逝去的青春,是我逝去的爱情!附图:一个铁盒子里装着一迭满满的,已经泛黄的信封!”
有网友晒出了泛黄的情书和如今的全家福:“1989年写‘愿与你共白头’,现在看属于虚假宣传(配图:老公地中海发型)但ai把‘白头’改成‘共植发’后,儿子笑到打鸣!”
然后这家人收到了由某化妆品牌赞助的“生发剂”礼包!
有大叔找出1989年未寄出的情书原稿:“厂花同志:本次联谊舞会,能否邀你跳一支路灯下的小姑娘?”
然后提笔续写:“三十年后广场舞跳最炫民族风时,才发现当年没递出的纸条,是我人生唯一怯场的慢三拍。”
他老伴回信:“当年你要敢递,现在就不用和孙子抢电视看浪姐了。”
有老夫妻把结婚证上的“自愿结婚”誊抄成情书:“1995年民政局签字笔没墨了,工作人员说‘爱情本来就不需要太多墨水’。”
儿子吐槽:“难怪我出生后家里一直用签字笔——怕墨不够用。”
随着814福利周的开启,从一开始,一群网友吐槽被陈默虚晃一枪,被他晃点根本没有ai。
不过,很快地,大家就纷纷表示“真香”!
而且这种活动通常都很容易引发集体回忆潮,同时对于很多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恋爱体验”!
同时也有不少老一辈的人讲述自己的“情书”的故事,在网络上走红。
一位大学教授在整理亡妻遗物时,从叶芝诗集扉页抖落出一封未拆封的信。信封上是她年轻时清秀的字迹:“致未来的你——1989年夏至”。
他用颤抖的手拆开信纸,褪色蓝墨水中浮现出当年那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写下的三行字:“第一眼在图书馆哲学区偷看你,白衬衫第二颗纽扣晃了我的眼若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请记得每天给窗台茉莉浇水下辈子还做你的助教,但这次要抢先说''同学,你的参考书拿反了''。”
信纸背面贴着两张泛白的电影票根,是他们在露天影院看庐山恋那晚的。
老教授在讲述完和亡妻的这段爱情故事之后,哭的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