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冲出几个壮汉,推倒了维持秩序的衙役,朝着知府衙门的大门冲去,试图撞开大门。场面瞬间失控,呼喊声、叫骂声、哭喊声混成一片。柳如烟带着暗堂的手下及时赶到,与闹事者展开对峙,局势一触即发。
王秀才见百姓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更加得意,振臂高呼:“诸位且看这新式学堂!昔日书院里,先生摇头晃脑讲授论语孟子,孩童们虽懵懂却也习得忠孝礼义。可如今倒好,学堂里不见四书五经的踪影,竟教起什么声光化电的‘奇技淫巧’,还鼓吹男女同校、自由平等的歪理邪说!这分明是要用洋人的学问斩断我华夏千年文脉,让咱们的孩子连‘天地君亲师’都不知晓!若任由这般胡闹下去,他日孩童们满嘴洋文,提笔写不得一句像样的汉字,祖宗的规矩、圣贤的教诲全成了过眼云烟!这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数典忘祖啊!大伙速速联名上书,定要让那主张办学的林宇收回成命,莫要毁了我中华子弟的前程!”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百姓们举着写满抗议话语的纸张,朝着知府衙门涌去。
林宇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如沸鼎般喧闹的人群,指节捏得折扇骨节发白。窗棂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却盖不住百姓们愤怒的叫骂,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心上。他何尝不明白这些反对声背后的无奈?可正因如此,教育变革才迫在眉睫。“读书识字是富贵人家的事?”他在心底冷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现在官府发的义务教育告示,从上头一层一层传下来,到了咱们蜀地老百姓耳朵里,早就走样了!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大伙目不识丁,只能伸长脖子等那些酸秀才摇头晃脑念告示?就说村口王秀才那伙人,明明告示上朱砂大字写着“凡送适龄孩童入新式学堂者,可减免三成田赋,另赠千字文集注算术启蒙两册”,他们却眯着眼晃着折扇,在茶馆酒肆里捏着嗓子造谣——“县太爷设下鸿门宴,送娃进学堂就是套上锁链当壮丁,去了不仅要剃阴阳头,还得倒贴半年口粮当束脩钱!”这些话就像瘟疫般在街巷里疯传,原本挤在告示前跃跃欲试的汉子们,吓得攥紧娃的手直往后退。前日李婶还抹着眼泪说,自家铁蛋在私塾窗根下偷听过,那些穿长衫的先生,讲的分明是教人识字算账的正经学问。可现在呢?整个蜀地都被谣言搅得人心惶惶,连祠堂里的老族长都直拍桌案,说这新学堂是要断了祖宗香火!再任由这些人把文字当刀子使,咱们泥腿子怕是到下辈子,都看不清纸上画的到底是福还是祸!政令传不到位,真话假话分不清,照这样下去,咱们这片土地可就真要在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