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贾琮决定,荣国府不再染指谋取圣宠之事,王夫人想要自行其事,就不能再用荣国府的名号。
此事失去了荣国府的背书和凭仗,宫中那些手握屏选机巧的人物,可就不会买那么大的脸面。
所用打点的银子自然会大幅上升,此事王夫人心中其实早有准备,原先她筹备私房银子,数额已在四千两之上。
可还是万万没想到,经过宫中那位夏家族亲筹谋,竟然需要一万两银子打点,才能堪堪足够。
而且这一万两银子使出后,也只能保证屏选的各个关卡,不会有大的错漏,但能否成事还是在两可之内。
即便所有打点之人都在使力,最终中选,还是有许多不可测因由。
以王夫人的思虑,只怕这一万两银子,多少还有宫中那位夏太监的抽头分润,这也是求人办事的常理,根本无法避免。
要说一万两能给贾家谋得一个宫中妃嫔之位,其实也不算太贵的价码。
王夫人在荣国府做了多年当家太太,往年她和王熙凤筹谋家中大项用度,如迎春、探春等庶女出嫁,花费嫁妆都以万两额度谋算。
因此,花一万两银子疏通,就能为元春博得圣宠机遇,在王夫人眼界里也算可行之举。
可即便将来探春出嫁,需要一万两银子置办嫁妆,王夫人虽身为探春的嫡母,却不用出一两私房银子,这万两嫁妆都是荣国公中支取。
如今元春这一万两疏通耗费,却是真金白银从她的私房钱里支取,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王夫人出生金陵世家,做了十几年荣国当家太太,这些年虽从公中有些分润,但那只是不值一提的小利。
上有贾母在堂总掌,下有王熙凤分担家务,这两个女人都是后宅翘楚,两双眼睛盯着,她怎么都不可能从公中贪墨大批钱财。
荣国府偌大的家业,公中一年进账也就一万多两,王夫人虽多年积攒不少私房,但怎么都不可能一次拿出万两银子。
她手上那几间嫁妆铺子倒是值钱,只要变卖绝对不止一万两,但那是她在一辈子的立身之本,绝对不可去妄动。
所以,这万两银子当真让她有些一筹莫展。
站在一旁的夏家张婆子,悄悄看了一眼王夫人的颜色,大概也就看准了王夫人的心思。
想到来时自家太太的提醒,不免佩服自己太太先见之明,但是太太一番心思,难道只是为了交好贾家